春日里,連接揭西與普寧的坪紅路作為廣東省“十大最美農村路”之一,綠意盎然,生機勃勃。這是揭陽市揭西縣實施綠美揭西“六大行動”中“綠色通道品質提升行動”的切片。
素有“群山環拱,碧水泱泱”之譽的揭西是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全縣森林覆蓋率58.92%,也是粵東唯一作為生態保護屏障的區域。全境空氣負氧離子資源豐富,2019年獲評“中國天然氧吧”。
今年伊始,揭西縣召開綠美揭西生態建設現場會,提出構建“一核兩軸、一區五地、多廊多點”的生態格局,率先推出植綠護綠“六大行動”,力爭至2027年底,實現全縣建成一批綠美揭西生態建設示范點;至2035年,森林結構更加合理,森林質量大幅提升,單位面積森林生物量增量和碳匯能力進入全省全市前列等目標。
“量體裁衣”構建生態格局
抬頭見藍,推窗見綠。翻開揭西的綠色“家底”,連綿不絕的山體藏匿于粵東蓮花山支脈大北山南麓,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遍布于高山云霧之間。面對這獨一無二的資源分布,揭西“量體裁衣”,結合縣域國土空間規劃布局,提出構建“一核兩軸、一區五地、多廊多點”的綠美揭西生態建設格局新思路。
新的生態格局以縣城區為核心,榕江南河、G235為軸線串聯城區及鄉鎮,通過強化示范節點的有機連接,不斷放大綠美生態優勢;建成北部與西部山地連成一塊的森林生態屏障區,其次推動李望嶂、廣德庵、大北山、橫江濕地和石靈寺五個自然保護地建設。此外,還將目光投射在重點構建榕江南河一、二級支流組成的綠色生態水網廊道和高速公路、國省道等重要綠色通道;森林城鎮、森林鄉村、綠美古鎮等特色林業產業生態產品示范點……
“要聚焦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縣級)、省級森林城鎮、綠美縣城、綠美古鎮、綠美圩鎮、綠美鄉村的目標,積極開展好‘綠美’創建活動,在全縣營造綠化美化的濃厚氛圍。要堅持目標導向,突出重點,在‘增量、提質、惠民、建管’上下功夫,奮力開創綠美揭西新局面。”揭陽市委常委、揭西縣委書記劉端雄在綠美揭西生態建設現場會上說。
全縣掀起義務植樹綠色行動
日前,揭西縣緊扣“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美揭西生態建設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等主題,在全縣17個鄉鎮(街道)掀起一場義務植樹“綠色行動”,覆蓋山體、路旁、水邊、屋邊等“四旁”“五邊”各種類型,參加人數達2233人,種植風鈴木、宮粉紫荊、秋楓等13種樹種共12746株,全縣上下齊心提升森林質量。
俯瞰揭西大地,群山蒼翠,湖泊點綴。如何更好地統籌和鏈接起這些生態元素,構建更完善的生態網絡?
“接下來,綠美揭西創建將實施‘六大行動’聚焦重點、統籌結合、細化舉措,理解把握好綠與美的關系,既抓‘綠’、又抓‘美’。”揭西縣林業局彭紹興介紹。為奮力交出一份美麗揭西的“綠色答卷”,該縣立足新目標、新格局的要求,將實施“六大行動”建設,全面提升森林生態系統功能,持續優化人居環境,不斷增強固碳中和能力,強化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推動生態產業優化升級,加快速度厚植生態底色,讓綠意映滿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