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據廣東省第33個全國土地日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消息,全省連續23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連續兩年實現耕地凈流入,每年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任務,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在全國所有省區位列第一。廣東以全國1.9%的土地面積,承載著全國8.9%的人口和10.9%的經濟總量。全省大力推進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水田墾造43萬畝、“三舊”改造約70萬畝、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2.7萬畝、農村拆舊復墾15.3萬畝。
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推動耕地保護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廣東共部署開展42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其中,廣州市從化區是自然資源部確定的全國唯一一個以縣域為實施單元的試點。
試點過程中,從化區遵循系統化整治理念,以流溪河高質量發展帶為主脈,選取近期具備啟動基礎、具有示范意義的10個片區,分類探索源頭修復與生態價值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老城市新活力、區域協同與產城融合等四種差異化整治模式,預計可實現14.25萬畝耕地集中連片、352公里河道整治優化,推動存量工業用地平均容積率提升至3.5以上,并通過引入現代都市農業、綠色產業,帶動118條行政村22萬農民增收致富。
此外,佛山市南海區、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河源市東源縣順天鎮等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地區也分別探索出“堅持示范引領,以項目帶動探索新經驗”“發動社會資本作用,調動企業積極性”“以水潤田,打造生態修復樣板縣”等先行先試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