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湛江召開全市教育工作會議暨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建設動員會,提出要推動縣域教育質量提升,今年各縣(市、區)至少創建1個城鄉教育共同體,實現以創促建、以點帶面,加快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當天會上,湛江市人民政府與廣東實驗中學舉行合作辦學協議簽約儀式,共同推動湛江提升教育整體質量和辦學水平,優化湛江城區教育資源,助力湛江教育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湛江的教育事業邁出了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穩穩的第一步。
5所中小學校在全省教育系統率先開展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試點工作,累計創建全國文明校園2所、省級文明校園4所,2022年完成“新增城鎮公辦中小學學位3.2萬個”的民生實事……一組組亮眼數據是湛江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有力證明。
今年1月,省教育廳公布了13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和15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名單,其中湛江被立項為“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為湛江教育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明確具體的目標方向。
但是湛江的教育資源配置與城鎮化進程不夠協調,城鄉之間教育水平差距明顯,基礎教育質量亟待提升。
提高服務供給的數量和質量,是辦好基礎教育的重要保障。“基礎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重中之重。我們要堅持系統思維,突出創建帶動,以創建‘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為契機,全力辦好縣域內鄉鎮中心幼兒園、中心小學和寄宿制學校,推動縣域教育質量提升。”湛江市委書記劉紅兵表示,要探索以縣域為單位的大學區化、城鎮村一體化辦學管理模式,今年各縣(市、區)至少創建1個城鄉教育共同體,實現以創促建、以點帶面,加快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教師隊伍建設是基礎教育發展的關鍵環節。湛江市將深入推動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實見效,統籌優化學校教師崗位結構比例,同時深入實施中小學“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健全以市縣教師發展中心為主體的教師發展支持體系,加強對鄉村教師的培養,不斷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