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教育信息公開 > 教育工作動態

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工作情況報告出爐 廣東高校在讀港澳生1.5萬人

時間 : 2024-05-29 08:58:33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5月28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議省政府關于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工作情況的報告。

  報告顯示,廣東高校在讀港澳學生達1.5萬人,規模居全國首位,目前已建成6所中外、內地與港澳合作大學,超全國數量一半,還積極推動先行試點內地與香港專科層次學歷與學位互認等工作,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成效顯著。

  合作辦學??

  建成6所中外、內地與港澳合作大學

  今年4月,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獲教育部批準設立,這是自《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出臺以來正式落地的第2所合作大學。事實上報告顯示,近年來,廣東深化中外、內地與港澳合作辦學工作,目前已建成6所中外、內地與港澳合作大學,超過全國數量的一半。此外,已建設本科層次以上不具有法人資格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2所、中外合作辦學項目44個。

  辦學項目增加的同時,經費保障也不斷落實。例如,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由珠海市政府劃撥約850畝土地給予學校使用,2014-2022年給予學校教職工特區津貼合計4344.84萬元,該校也納入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2021-2025年)建設高校名單,省財政在省級教育發展專項高等教育“沖補強”資金每年安排1000萬元支持學校內涵建設。

  科技創新??

  22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依托廣東高校建立

  如何推動三地高校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報告披露一系列亮眼成效。

  為充分發揮粵港澳科技和產業優勢,通過粵港澳三方或兩方的緊密合作,圍繞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環境科技、納米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等重點領域集智攻關。報告顯示,廣東分3批啟動建設粵港澳聯合實驗室31家,其中22家依托廣東高校建立。

  在支持高校共享科技資源和成果方面,明確支持廣東高校大型科研儀器設備按規定向港澳開放。例如,中山大學的國家超算廣州中心、“天琴中心”、精準醫學中心等科研基礎設施與科研儀器設備,均對港澳開放共享。

  交流融合??

  推動試點內地與香港專科層次學歷、學位互認

  不久前,一個打通內地高職院校學生進入香港就業通道的新探索受到關注。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與香港職業訓練局開展“粵港空乘專業雙證書課程合作”,參加該項目的學生畢業可以獲得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大專畢業證書和香港職業訓練局頒發的證書,畢業后可參加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

  報告顯示,現在,廣東正積極推動大灣區高校聯合培養人才,一批成果逐漸落地。

  例如在職業教育階段,推進深圳職業技術大學與香港職業訓練局合作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特色職業教育園區”,2023年屋宇裝備工程、游戲及動漫、時裝設計、餐飲4個專業招收首批港籍學生在園區學習。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旅游職業教育聯盟繼續開展一試多證導師培訓班。

  本科及以上階段,實施粵港澳高校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2023年安排20所高校承擔粵港澳聯合培養專項博士計劃154人,比上年增加12人;碩士計劃1384人,比上年增加165人。支持在大灣區設立的港澳高校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已設立。還支持中山大學在香港建設高等研究院、華南師范大學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教師教育學院。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