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佛山舉行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文化交流活動新聞發布會,明確此次活動將于12月27日至28日在佛山市順德區華僑城歡樂海岸舉辦。
本屆大賽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和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佛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承辦,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政府、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協辦。活動旨在高質量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弘揚粵菜文化,促進粵菜的傳承,深化粵菜產業融合,打造“粵菜師傅”文化品牌。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吳文志介紹,本次大賽的主題為“聚合粵味力量 賦能產業發展”,亮點可以概括為“兩個首次”。
首先,在競賽模式方面,本次大賽首次以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大菜系進行比拼,共有21個地級以上市和港澳地區約150名選手進行同臺競技。
此外,本次大賽首次采用直播帶貨與現場推介相結合的模式,來自省內21個地級以上市的商家將一方面通過網絡直播方式進行展示、推介、銷售地方特產、名小吃、綠色食材,一方面在活動現場搭建美食品嘗區,讓消費者試吃和購買。屆時將有近40家商家和產品參與展示。
自“粵菜師傅”工程實施以來,廣東省內各地級以上市加快構建“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體系,強化“粵菜師傅”培育載體建設,開展“粵菜師傅”多層次培訓,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應運而生。
從珠海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參與,再到廣州第二屆23個參賽城市、地區同臺競技,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已成為廣東省兼顧業界深度與社會參與度的響亮名片。
本次大賽將采用個人賽方式進行,設立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兩個競賽工種,每個競賽工種分別設立粵菜工匠組和粵菜新星組兩個組別。
其中,工匠組的選手均為粵菜的能工巧匠,不僅有著豐富的工作經歷,還代表著粵菜的較高水平;新星組的參賽選手則為粵菜的未來之星,來自全省技工院校或職業院校烹飪專業的學生精英,各地參賽選手均通過公開報名、激烈選拔或行業協會精選推薦產生。
佛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嚴冰介紹,本次大賽工匠組和新星組實操成績合格的選手,可獲得技師和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粵菜工匠組中式烹調師廣府菜前4名、潮汕菜及客家菜第1名及中式面點師前4名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按有關要求授予“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并可申請晉升競賽工種的高級技師。
吳文志說,“世界美食之都”已成為佛山名片中閃亮的招牌。本屆賽事暨活動放在佛山舉辦,充分體現出佛山作為粵菜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具備深厚的粵菜文化底蘊,也是省對佛山“粵菜師傅”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
此次技能競賽將有利于統一粵菜標準,規范行業發展,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促進“粵菜師傅”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打造“粵菜師傅”工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