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做好“穩就業”、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近日,珠海市政府發布《珠海市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若干政策措施》,新政以“十條”硬舉措和25條細化辦法責任清單,全力確保全市就業大局穩定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新政提出“十條”硬舉措包括: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崗位,推動經濟發展擴大就業供給,鼓勵創業和多渠道靈活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就業困難人員等特殊群體就業,大力促進港澳青年來珠就業創業,發揮“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等工程促就業功能,大力提升勞動力技能水平,強化公共就業服務供給,強化就業工作組織領導。
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崗位具體落地辦法。一是降低企業社保費成本。按照國家、省統一部署,平穩有序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繳費基數政策,穩定企業社會保險繳費成本預期。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統一實施階段性下調工傷保險費率50%的政策,并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失業保險浮動費率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4月30日。二是降低企業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成本。按照不高于2017年征收標準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實行分檔減繳和暫免征收優惠政策,實施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即征收所屬期為2021年度)等。
推動經濟發展擴大就業供給具體落地辦法。一是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把就業指標作為宏觀調控取向調整的依據,強化產業、財政、投資、消費、金融等政策與就業政策的協同聯動。實施重大產業就業影響評估,明確重要產業規劃帶動就業目標。二是加大投資創造就業。積極做好地方政府債券的申報和儲備工作,優先用于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項目。加快推進珠海市高速公路和鐵路項目建設,抓緊推進香海大橋、鶴港高速公路、金海公路大橋、香海大橋西延線等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珠海市區至珠海機場城際軌道交通橫琴至機場段項目、珠海至肇慶高鐵(珠海到江門段)項目建設等。
鼓勵創業和多渠道靈活就業具體落地辦法。一是優化自主創業環境,深化“一照多址”改革,企業在全市范圍內有多個經營場所的,允許企業進行經營場所備案、免辦分支機構登記。二是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力度。個人自主創業的,最高貸款額度可提高至40萬元,創業帶動5人以上就業的借款人,個人最高貸款額度可提高至60萬元。提高貸款額度產生的貼息資金支出由市區財政承擔(含從失業保險基金安排的資金)。
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具體落地辦法。一是深挖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保持機關、事業單位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規模穩定。進一步擴大國有企業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數量,并向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適當傾斜。組織基層教師、基層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等專項招聘。二是促進在珠高校畢業生留珠就業創業。引導每家規上企業拿出至少一個崗位吸納在珠高校畢業生就業,建立政校企就業工作聯盟,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促進就業困難人員等特殊群體就業具體落地辦法。一是加強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幫扶。加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每月開展一次針對轄區內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的跟蹤調查服務。二是切實維護殘疾人、農民工和女職工就業群體權益。
大力促進港澳青年來珠就業創業具體落實落地辦法。一是支持港澳青年來珠就業。加強就業扶持政策性補貼落實,來珠就業的港澳青年群體同等享受就業政策待遇。二是鼓勵港澳青年來珠創業。港澳青年來珠創業,優先入駐廣東珠海公共創業孵化(實訓)基地,并將港澳青年納入創業擔保貸款重點扶持對象,符合條件的港澳青年可申請最高額度500萬元的貸款并享受貼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