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就業創業信息公開 > 就業創業工作動態

汕頭推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工程走深走實

時間 : 2022-07-19 11:06:21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7月15日,汕頭市舉辦“強技能 促就業”政策宣講會暨首屆技能人才活動季啟動儀式,開啟為期三個月的系列活動,展示近年來汕頭推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成效,為汕頭走好“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提供強大的技能保障。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出臺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建設人才體系、產業體系、標準體系,全面塑造品牌文化……廣東落子“三項工程”以來,汕頭堅持從小切口中辦好民生大實事,以小工程牽動大振興,持續推進“三項工程”走深走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增強了鄉村振興路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認定43名市級星級“粵菜師傅”

  “桃膠與蛋白混炒,葷素搭配。蛋白如白玉,桃膠似琥珀,炒好后以小芋絲盞分裝,是一道低成本、高附加值的菜品。”這是“廣東烹飪大師”陳偉松在2021年度汕頭市星級“粵菜師傅”認定評選活動現場展示烹制的菜肴作品“金盞蛋白炒桃露”,并一舉奪得汕頭市三星級“粵菜師傅”榮譽稱號。

  一鍋一勺間,卻是數十年工夫。自1988年開始學廚,陳偉松從業30多年來持續耕耘在潮汕菜烹飪領域。他介紹,“我現在才覺得越來越入門入道了。”在陳偉松身上,“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一覽無遺。

  “得到認可,深感光榮。”至今,靠著水滴石穿、日復一日的苦練和成長,陳偉松早已從學徒一路成長為大師,也擔上了“傳幫帶”的重任。

  日常,除了在所在企業授教外,陳偉松還在潮陽區旭陽職業技術學校“粵菜師傅”項目擔任特聘教學顧問,為學生上烹飪實操課。并成立陳偉松“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開展“粵菜師傅”專項培訓、菜品開發和烹飪標準化規范化整理等工作。

  近年來,汕頭積極組織開展“粵菜師傅”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能力考核,全市已有5792人獲得相應證書。在組織開展2021年度汕頭市星級“粵菜師傅”評審認定工作方面,汕頭共認定三星級6人、二星級12人、一星級25人。

  “潮汕的飲食文化獨具特色,餐飲文化也是文化的一部分。”陳偉松強調,深入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實則關乎文化自信。近些年來,眾多“粵菜師傅”不斷在做菜品創新的同時,依舊秉承著不忘傳統的初心。

  “練好內功,等到輸出之時,一定是非常的出彩。”在推動潮汕菜飄香海內外的路徑上,陳偉松有著諸多思考。在他看來,做傳統潮菜的收集、潮菜新品的研發、標準的制定、人才的培養,都可以認為是為潮汕餐飲文化沖出國門累積基礎。

  當前,汕頭通過組織開展首屆全國潮菜師傅技能邀請大賽等方式,發揮競賽引領作用,加強對外聯絡交流,深入開展宣傳報道。在推動“粵菜師傅”工程標準化、品牌化發展上,還制定了《汕頭市潮汕菜特色品牌促進條例(草案)》,充分發揮政策導向和激勵作用。

  如今,得益于“粵菜師傅”工程加速推進,汕頭相關政策落地有聲,人才培養更有抓手,激勵機制相繼健全,行業標準日趨完善。眼下,“粵菜師傅”工程重在幫助農民增收致富、解決就業。

  據悉,汕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項目建設,建設“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為“粵菜師傅”發展提供優質食材供應保障。如今,全市共有潮陽區絲苗米、澄海區獅頭鵝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8個,金平區水產、潮南區蔬菜等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4個。

  在發展“粵菜師傅+鄉村旅游”模式的推動下,汕頭全市共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4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3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2個。

  產業發展、升級需人才賦能,也對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汕頭率先在全省出臺首個市級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方案,率先在全省出臺接地氣的“粵菜師傅”短期專項培訓方案,鼓勵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培養人才。近年來,汕頭建立10個“粵菜師傅”鄉村實訓基地,共有“粵菜師傅”相關專業在校學生5230人,開展“粵菜師傅”培訓8021人次,讓更多人憑借粵菜手藝就業創業、脫貧致富。

  全市技工院校在校生近2萬人

  “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技工教育的發展,社會對技工教育有認識上的提升轉變,逐漸認可‘一技在身,走遍天下’的理念。”汕頭技師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夏曉忠說道。學校的招生數據是最直觀的體現:今年該校進行擴招,學生數量變多;錄取分數線上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進入新發展階段,汕頭重視和抓好各類人才尤其是技能人才的培養,不僅能推動就業、增加收入,托起“穩穩的幸福”。而且將促進產業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極大提升區域競爭力,“廣東技工”工程正是重在解決技能人才供給不足問題。

  “我們就是針對企業的需求、當地產業的需求來培養人才。”夏曉忠的這句話,映射了汕頭以推動技工教育為抓手,加強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服務產業企業發展的方法論。

  圍繞“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格局,汕頭技工院校不斷優化發展六大專業集群,豐富專業層次和類別,重點打造與產業相匹配的專業集群。以汕頭技師學院南校區為主體,發展電子信息、飛機維修、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組成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和輕工包裝機械專業集群;以汕頭技師學院金新校區為主體,發展主打服務第三產業的烹飪等特色專業集群;以汕頭中醫藥技工學校為主體,發展中醫藥制作、健康服務與管理等專業組成的中醫藥綠色服務專業集群。

  同時,汕頭加快推進汕頭民用航空職業技能培訓學院建設,獲批民用無人機駕駛員訓練機構,成為粵東地區第一家無人機技能培訓中心,全市技工院校在校生約19900人。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當前,汕頭在推進“三項工程”過程中,著力突出校企合作推動產業發展,構建產教融合發展格局。通過設立產教融合中心,與龍頭企業、特色行業共建實訓基地等模式,汕頭各技工院校與比亞迪等300多家企業和協會建立產教聯盟,由校企雙方共同培養技能人才,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創新、優勢互補”。

  在校企合作簽約方面,汕頭技師學院與汕頭拉飛逸時裝有限公司、汕頭北山灣賓館等9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汕頭高新區紡織服裝產業人才培訓基地和綠色石化產業就業培訓基地建設工作穩步開展。同時,以賽促學、產學結合已經成為汕頭加快推進“廣東技工”工程、培養“大國工匠”的有效方式。近年來,全市共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約17萬人次,支出培訓補貼超過2.2億元。

  帶動就業創業2.25萬人次

  日前,2022年汕頭市“南粵家政”技能大賽暨廣東省第二屆“南粵家政”技能大賽選拔賽決賽圓滿落幕,挖掘了一批汕頭市技術能手,為推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帶來人才保障。

  家政服務業事關千家萬戶,既是朝陽產業,也是“愛心工程”。正是得益于“南粵家政”工程的實施,一批久居鄉村的婦女走上了就業、創業之路。“南粵家政”工程自2019年實施以來,汕頭市緊緊圍繞“一老一小”對家政服務的迫切需求,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家政短板成為潛力板,切實以工作小切口促進服務大變化,深入推動“南粵家政”工程高質量發展。

  目前,汕頭全市已建成3個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范基地、15家“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站、7家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在積極推動行業企業發展方面,根據汕頭市人社局、市衛健局等六部門出臺醫療陪護工管理辦法,推動醫院成立陪護管理中心,進一步規范醫療陪護行業發展。

  同時,汕頭出臺相關補貼政策,鼓勵家政企業實行員工制管理,保障家政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目前,已申請社保補貼的企業有7家,支出補貼資金18.65萬元;已申請吸納就業補貼的企業有2家,支出補貼資金4.7萬元。

  隨著“三項技能”的縱深推進,技能致富“金鑰匙”越用越好。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許許多多的普通勞動者正是通過掌握技能獲得體面和穩定的工作,在汕頭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過程中扮演了“壓艙石”的作用。以家政領域為例,汕頭規范開展“南粵家政”技能提升培訓,近年來共開展產后康復、母乳喂養指導等項目技能培訓2.2萬人次,帶動就業創業2.25萬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六穩”“六保”,汕頭突出政策引領推動企業成長,全年預計發放各類培訓就業政策性資金1.85億元、社保減負3.95億元。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