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今年,佛山市禪城區成功申報省級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舉全區之力推動公共就業服務端口前置、重心下沉,不斷探索多渠道、新模式、高質量的公共就業服務,加快公共就業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圈”。
目前,禪城區已建成60個就業驛站,服務范圍覆蓋全區一鎮三街道的村(社區)、商圈、園區、企業和孵化基地,織出一張覆蓋廣、響應快、效率高的公共就業服務網。
“就業驛站就好比是佛山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神經末梢’,能直接與居民、企業接觸,對打通全市公共就業服務‘最后一米’意義重大。”禪城區人社局副局長陳書勤說。
有為政府+有效市場
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米”
禪城區南莊鎮,綠島湖腹地。企業總部、寫字樓大廈林立,村(社區)、商圈集中,廣東佛山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就業驛站就建在這里,每每經過都能感受到密集人流。
在這里,求職者即使只是路過驛站看一眼,或許就能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因為僅在驛站的大門上,就貼著精選崗位、零工崗位、“直播帶崗”、活動預告和就業服務通道等各種就業資訊。
這種建在家門口的就業驛站,在禪城區共有60個。
按照省人社廳、佛山市人社局的工作部署,禪城區人社局于2023年底開始試點建設就業驛站,廣東佛山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就業驛站就是禪城區首批建設的站點之一。
小小驛站,撬動了基層大民生,也為群眾鋪就了一條“家門口”就業路。
就業驛站不僅集合了就業促進、技能提升、創業指導、權益保護、人才服務等五大功能,還能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崗位推薦等基礎服務以及預約、上門等特色服務;還有應急充電等便民服務。
那么,坐擁五大功能三大服務的就業驛站,怎樣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一方面,人社部門牽頭建設就業驛站,保障了基層公共就業服務有場地、有人員、有服務;另一方面,就業驛站借助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專業服務,通過公益+市場、線下+線上雙輪驅動,推動企業“云招聘”、崗位“云亮相”、供需“云對接”,有效保障企業用工需求。
“我們在政府搭好的臺上‘唱戲’即可,通過市場化手段,為企業和群眾打通招聘就業通道,同時對接企業用工需求和群眾就業需求,讓雙方精準匹配。”廣東佛山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聯動社區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米”。這不僅讓就業信息觸達最基層,還能讓基層聲音反饋至上層,打通上下信息差。
就業驛站聯動村(社區),至少要開展兩輪“1131”幫扶工作,以電話、信息、走訪等多種摸查手段,為戶籍地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提供崗位推薦、專業指導等多元服務。
今年大學畢業的陳瑩曾一度找不到工作。“來到就業驛站后,工作人員詳細了解我的教育背景、技能水平、求職意愿、薪資要求,還給我免費提供職業指導,幫我制定了職業規劃。”經匹配,陳瑩順利找到了心儀工作。
在就業驛站的服務流程中,個人需求登記表、企業用工需求清單、重點就業群體服務情況登記表等表格不一而足,一邊記載基層需求提供幫助,暫時無法解決的難題則向上反饋,拓寬了公共就業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數據證明,就業驛站的服務卓有成效。今年1—11月,禪城區就業驛站累計為畢業生等重點群體提供點對點推薦招聘崗位信息數22.46萬條;開展就業服務24.72萬人次、開展職業指導和權益保障活動33場、幫助3847家用人單位發布就業崗位8.29萬個、開展重點群體跟蹤服務1.36萬人次。
一問一刷一接
AI助力求職快人一步
走進廣東佛山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就業驛站,求職者會立即被一個大屏幕和一臺“扎眼”的機器吸引過去。
就業驛站鏈接全省一體化就業服務平臺,滾動播放著禪城區就業大數據信息,大屏幕上可以顯示近3個月內有效的崗位信息和招聘活動信息。目前全省一體化就業服務平臺上已經有超400家禪城區企業注冊,發布了近萬個職位,累計發布招聘會信息近120場。
而引人注目的機器就是AI求職一體機。這臺機器的首頁上,清晰可見“禪來云聘”小程序中的求職、指導、培訓、創業、維權、線下活動、就創政策、直播間申請等各個子欄目,還有“名企筍崗”欄目實時發布招聘企業數、職位數和崗位數。
如果想要發現更強大的功能,屏幕右下方的AI助手就會立即出現來幫忙。
“你好,我想找一份銷售的工作!”
“你好,幫你在禪城區找到如下相關的銷售職位,如需進一步匹配,請直接告訴我篩選條件。點擊可查看詳情并快速報名。”在求職者與AI助手的一問一答間,一份份與銷售相關的工作就會出現在屏幕上,求職者可按需選擇。
AI求職一體機與第三方平臺聯動,求職者選擇某一職位后,即可通過身份證或者刷臉報名,1秒鐘即可完成身份核實。倘若求職者再多跟AI助手“聊”幾句,5分鐘內就會有AI小助手打來的電話或者發來的短信,根據提示對答便可生成個人簡歷,隨即直接發送到招聘企業。
為了提升就業驛站的服務效能,禪城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創新服務,引入AI小助手,鏈接到全省就業一體化信息平臺,人民群眾能夠享受到便捷、精準、高效的崗位推薦服務,企業也能更高效地篩選人才,推出以來受到廣泛好評,激活了就業驛站的“內生動力”。
“AI助手是集‘就業服務+人工智能大模型+數字人交互+刷臉認證+智能外呼’多功能于一體的智能終端,為求職者提供24小時不間斷地找工作、問政策等服務。”就業驛站工作人員介紹,求職者通過“一問、一刷、一接”就可以完成人崗匹配、職位精選、職位詳解、崗位報名、簡歷完善等復雜的求職過程。
截至11月底,AI求職一體機內已注冊企業近4500家、發布招聘信息1.6萬條,服務群眾近1萬人次。
以創業帶動就業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12月10日晚,佛山創意產業園(下稱“創產”)人頭攢動、攤位云集。當天,2024年“粵就業”大型金秋招聘月系列活動暨“薪動全城職為你來”招聘夜市活動舉行,吸引近2000人進場求職,近200人達成初步求職意向。
夜市上云集的攤位,正是禪城區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圈”的新載體。
據介紹,禪城區人社局與創產聯袂打造“25H快樂就業節”,把公共就業服務與夜市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利用創產商圈聚集人流優勢,推出招聘夜市,鼓勵人力資源機構參與和提供公共就業服務,結合造節、造物的全新概念,將文化產業與公共就業服務融合發展,創新多元化公共就業服務模式。
“我們依托創產引進招聘夜市、創意集市、零工市場等公共就業服務,促進年輕人以創業帶動就業。”陳書勤介紹,這相當于一個主題就業驛站,給畢業生們提供了一個場地和空間,讓他們嘗試創業,還很可能帶動就業。
創業是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為了支持青年創業,禪城區很早就開始下“狠功夫”。僅在禪城轄區內,就有佛山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基地、佛山市博士和博士后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14家創業孵化基地,吸引創業創新人才落地發展。
以佛山市禪城區青年創業孵化基地為例,該基地就是以粵港澳大灣區初創者、初創企業和初創團隊為基本定位,以港澳青年、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和創新型、技術型初創團隊為重點對象,為創業者提供經營場地、創業培訓實訓、項目論證、資金申報、資質認定、開業指導和創業政策扶持等“一站式”服務,實現“孵化促創業、創業帶就業、就業促發展”。
截至今年上半年,該孵化基地累計入孵創業實體2686家、累計出孵創業實體1389家,累計帶動就業17942人。
在創產,年輕人尋找新的創業方向和就業機會;在孵化基地,創業者有著來自政府的真金白銀支持,無論是哪種,都是禪城瞄準公共就業服務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打出的“組合拳”。
接下來,禪城區人社局將繼續提供好全方位、全覆蓋、全鏈條的服務,讓想就業的人能就業、好就業、就好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