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前夕,已有百年歷史的廣州市江高鎮雄豐村庭贊書舍門口掛上了“未成年人保護基地”的牌匾,此后將舉辦各種學習和安全科普活動。
近年來,我省全力推進“大兒童保障”體系建設,已全覆蓋建立省市縣三級未成年人保護協調機制158個,為全省1.3萬名孤兒、2.9萬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4.6萬名困境兒童、11.8萬名農村留守兒童提供保障。
機制保障
36個成員單位合力守護
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施行。廣東迅速成立由36個成員單位組成的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并召開全體會議,明確加強“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全省迅速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協調機制158個,實現省市縣三級全覆蓋。
如何保障基層工作順利開展?廣東因地制宜建設鄉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各地共建成411個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同時,全省1629個鄉鎮(街道)社工站全部掛牌運作,實現100%覆蓋,1.4萬名社工立足鎮街,配合做好基層兒童福利工作。
兜底保護
建立孤殘兒童醫療“綠色通道”
為困境兒童“保駕護航”,廣東從生活保障、教育助學、救助康復等方面不斷提升服務保障水平。
如今,全省集中供養孤兒每人每月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1949元,散居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每人每月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1313元,分別比2021年增長了3.5%和7%。同時,對18周歲以上仍在全日制學校就讀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繼續發放基本生活費。
2021年,省民政廳牽頭聯合省衛生健康委建立孤殘兒童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實現29家省級知名醫院與全省106家兒童福利機構無縫對接,至今已逾5300人次孤殘兒童通過“綠色通道”得到有效救治。
社會參與
省籌集保護基金超600萬元
社會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體系“六位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樹立未保宣傳品牌,廣東將每年6月定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主題宣傳月”。2021年至2022年宣傳月期間,開展“法護未來 童心同行”普法短劇征集大賽,向全省征集拍攝“六大保護”優秀短劇,投稿作品達500多部,網絡點擊量超100萬次。
同時,省民政廳以百家社會組織走近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牽手行動”品牌項目為載體,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牽手行動”連續開展4年來,累計動員1000多家社會組織,深入15個欠發達地市開展關愛活動300多場,惠及近4萬名留守和困境兒童。
搭建平臺引“活水”,如今,省未成年人保護基金已籌集基金超600萬元,為政策邊緣的困境兒童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目前正著手建立廣東省未成年人保護資源庫,動態實現未成年人公益服務供需對接,引導鼓勵慈善力量和專業人才服務留守和困境兒童?!笔∶裾d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