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浮市云安區首個“政企村共建”生態養殖小區,三棟豎長雞舍整齊排列,雞舍內部自動喂料、送水等現代化設備正在高效運轉。
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云浮市委、市政府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來抓,目前正在探索“政企村共建”養殖小區,通過政府成立國有投資平臺建設養殖小區,引入溫氏集團等龍頭企業進行專業化運營,每年獲得的固定純收益用于重點扶持集體經濟薄弱村。
截至9月16日,全市計劃推進“政企村共建”養殖小區17個,總投資7.54億元。按計劃,所有養殖小區項目要在今年底前全部投產,2023年全部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確保養殖小區項目今年底前全部投產
云浮建市晚、底子薄,村級集體經濟大部分依賴補助收入、增收乏力。
為推動集體經濟薄弱村全面“清零”,云浮市委、市政府全面發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攻堅行動,對“四無”(無資源、無資產、無資金、無人才)且沒有合適經濟項目的村,探索推行“政企村共建”生態養殖小區模式。
7月30日,云安區首個“政企村共建”生態養殖小區迎來了第一批“主人”——6萬羽雞苗,這標志著養殖小區正式投產。
看著眼前整潔的雞舍、高效運轉的現代化設備、日益壯實的雞苗,富海肉雞養殖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張桂連點贊道:“養殖小區由溫氏集團獨立運營,提供種苗、飼料、獸藥疫苗、技術服務、加工銷售‘五統一’服務,一個農戶就可以照看一大片雞舍,收入不錯還離家近!”
據了解,這個“政企村共建”養殖小區位于富林鎮界石村委下連塘崩崗,占地面積約116畝,計劃總投資3700萬元,擬建設雞舍23個,建成后預計年出欄肉雞量288萬羽,預計每年帶來收益277.5萬元,可以帶動44個村年共增收272.1萬元,促使每個村收入達15萬元以上。在該養殖小區,溫氏集團負責提供雞苗、疫苗、飼料,并負責統一收購、宰殺、銷售。同時,養殖小區配套全自動喂料、飲水、清糞、環控等工藝,具有智能化、高效化、生態化等特色。
這種“政企村共建”養殖小區的圖景正在云浮火熱展開。據統計,截至9月16日,全市17個養殖小區項目已全部完成立項、環評批復、林地指標落實工作。目前,云浮加強項目清單化管理,加快完善項目相關手續、出臺相關配套管理制度,縱深推進村級集體經濟達標攻堅行動,確保所有養殖小區項目今年底前全部投產。
“政企村”合力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
從實踐來看,養殖小區模式迅速鋪開,離不開黨委、政府組織領導、企業專業化市場運作、村村參與享受股東項目分紅。
云浮是農業大市,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亟待黨委、政府提前謀劃,兜底保障經濟“薄弱村”。從這個角度出發,云浮專門成立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市政府主要領導任常務副組長,其他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同志為副組長,各縣(市、區)黨政“一把手”和市級組織、農業農村、財政等30多個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作為推進攻堅行動的“指揮部”。同時組建項目建設服務保障工作專班,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納入縣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縣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
得益于此,目前云浮市各縣(市、區)均已制定出臺具體實施方案,成立平臺公司,并在用地、資金、人才方面予以傾斜。平臺公司統籌各類資金建成養殖小區后,委托溫氏集團等龍頭企業經營管理,每年按照總投資的協定比例獲取固定收益,并制定受扶持村的收益分配方案。龍頭企業作為運營主體,有獨立的生產、運營和管理權限,政府和村集體不得干預企業專業化市場運作。
在新興縣筠誠牧業車崗鎮竹圍養殖小區,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推進中。據車崗鎮介紹,項目采用“政企村共建”模式,項目一期投資2000萬元,其中溫氏筠誠牧業投資1500萬元,政府投入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扶持資金500萬元。初步測算,該項目投產后年均產值約1500萬元,可帶動新興縣10多個村集體經濟增收200多萬元。
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作為高效養殖小區主要股東,依法將各類扶持資金入股平臺公司,協助當地政府引導承包戶流轉土地、組織養殖戶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及養殖。經測算,一塊占地100畝—200畝的養殖小區投資約3000萬—5000萬元,按照10%的固定收益,可帶動16—27個村集體年收入達到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