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廣州市政府發布《廣州市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22—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明確將針對重點人群、主要致殘因素,建立“殘疾預防和康復資源庫”,適時發布殘疾預防核心知識。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覆蓋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殘疾預防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殘疾預防服務網絡更加健全,全社會殘疾預防素養明顯提升,遺傳和發育、疾病、傷害等主要致殘因素得到有效防控,殘疾康復服務狀況持續改善”。
根據《行動計劃》,廣州將實施殘疾預防知識普及行動、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防控行動、疾病致殘防控行動、傷害致殘防控行動、康復服務促進行動五大主要行動,共23項工作任務和25項主要指標,包括到2025年,公共建筑無障礙設施建設率達到100%,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率>85%,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98%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殘疾預防知識普及行動方面,除建立“殘疾預防和康復資源庫”外,《行動計劃》還提出推動將殘疾預防和出生缺陷防治核心知識納入全科醫生、??漆t生、婦幼保健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殘疾人工作者等職業培訓課程和教材內容。
在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防控行動中,廣州將全面開展新生兒苯丙酮尿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G6PD缺乏癥、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等遺傳代謝性疾病和新生兒聽力、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篩查,逐步擴大致殘性疾病篩查病種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