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了幾份簡歷,線下招聘交流更直接,反饋更及時!”畢業生小范不住點贊。日前,廣東本級首場大型現場招聘會舉行,招聘崗位超1萬個,用真招實招助力穩就業。
“養老方式選擇更多了!”家住廣州的陳婆婆剛到退休年齡,計劃今后換幾個地方居住,順便深度游歷祖國各地名山大川。近日,廣東等14省區市共建旅居養老“朋友圈”,吸引了14家社會組織和近300家養老機構加入旅居養老合作平臺。
廣東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要謀劃實施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育兒、交通、食安、消保、平安等“民生十大工程”,制定五年行動計劃,一年接著一年干,不斷增進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以來,廣東抓好抓實十件民生實事落地實施,各地陸續推出暖民心、惠民生的務實新舉措,推動父老鄉親的生活步步高、喜洋洋,更好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加大惠企紓困力度??
為穩就業注入新動力
在近日開幕的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產業文化交流活動上,140名廚藝選手、烹飪大師同臺競技、大秀廚藝,共促產業發展。“沒想到廚師也可以評職稱!粵菜師傅工程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也讓這個職業有了盼頭。”這次大賽開幕式上,發布了110名2022年度四星級、五星級“粵菜師傅”名廚和26名“粵菜師傅”正高級職稱人員名單,并為30名五星級名廚和10名正高級職稱人員代表頒發證書,廣東珠島賓館行政總廚雷衛文獲頒正高級職稱。
就業是民生之本。廣東持續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各地推出多項務實舉措,為穩住就業基本盤注入新動力。
在梅州,當地把實施“粵菜師傅”工程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全力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的重要抓手,成功開發“粵菜師傅”區塊鏈應用系統,對“粵菜師傅”學員身份和食材質量安全進行信息認證、溯源管理,成為全省首個“粵菜師傅”人才鏈和食材鏈的創新示范場景。在廣州,全市主要涉農區建成4個區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和26家鎮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提供人才引進、人才培訓、人才交流活動等“一站式”精準化、專業化人才服務,通過開展常態化系統技能培訓,承接“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和農村電商人才、鄉村工匠等人才培養項目。
即將進入招聘熱季,廣東各類招考資訊陸續發布,大量優質崗位集中釋放,為求職者帶來福音。4月4日,廣東省2023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公告發布,擬招募3000人,將技校職校全日制畢業生也納入招聘范圍;4月10日,今年我省事業單位集中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開始報名,超1.3萬個帶編崗位吸引不少求職者的關注。
隨著惠企紓困力度不斷加大,廣東穩企援崗基礎更加扎實有力。3月以來,廣東先后推出兩批助企高質量發展政策,聚焦重點技術、重點領域、重點產業和重大戰略性平臺,旨在提高科技資源利用率、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及通過營商環境優化、響應市場主體訴求等手段助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省有關部門認真抓好已出臺的各項政策落地實施,特別是推動惠企助企政策措施應享盡享、免申即享、直達快享;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努力形成政策合力、放大政策效應,助推市場主體吸引更多就業。
從細節入手、小事著眼??
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惠民生、順民意、得民心,才能從根本上保障群眾切身利益。廣東著力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從細節入手、小事著眼,全力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性住房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開年來,廣東各地發布多條新政:廣州出臺《關于支持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干措施》,明確堅持“房住不炒”,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統籌全年土地儲備出讓,全年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于7.5萬套,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不少于100個。深圳進一步提高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的任務目標,其中,建設和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由原目標40萬套(間)調整為不少于60萬套(間)。通過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力度,降低居住成本,提升居住品質,滿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
鄉道建設快速推進,多措并舉之下正實現新的躍升。目前,全省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18.36萬公里,農村公路密度101.6公里/百平方公里,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建制村為網點的交通網絡初步形成。接下來,廣東將著力城鄉交通運輸統籌協調發展,加快完善“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體系,優化農村公路路網結構,重點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通建制村單車道改雙車道公路、危舊橋改造、安全防護工程、通景區園區產業路等經濟線路3.4萬公里,持續開展“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和“美麗農村路”建設,加快建成“等級更適當、標準更合理、結構更優化、干支更匹配”的農村公路網絡。
有關部門嚴格監管,有效發揮政府有形的手,更好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日前,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開發的食品經營監管信息公示系統上線,公眾可通過該系統電腦端或手機端,方便快捷地查詢到廣東省食品(含特殊食品)經營者主體登記、食品經營許可、僅銷售預包裝食品備案、食品抽檢、日常監督檢查、行政處罰、異常經營名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等信息。今年,省藥監局將主攻一批藥品監管綜合改革重點任務,把工作焦點從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轉移到集中打擊整治危害藥品安全違法犯罪工作中來,以長效化機制推進專項整治常態化開展,確保守住藥品安全底線。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的兜底性和基礎性制度安排。在全省各地陸續公布的十大民生實事中,“提高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基本生活補貼和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水平”大多列入其中。
一個個明確的數字目標,助力托起困難群眾穩穩的幸福。在殘疾人補貼方面,按照此前相關規定,2023年廣東省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將繼續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分別為每人每月195元和261元。目前,不少地市都明確將該項補貼調整至到與全省標準持平甚至更高。
聚焦“一老一小”優服務??
養老床位幼托學位持續增長
“一老一小”,是千家萬戶共同牽掛的民生大事。
隨著老齡化進程不斷推進,廣東大力推動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鞏固提升養老服務供給保障。各地紛紛行動起來:廣州不斷加強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建設,已有超1.6萬張智能化家庭養老床位被搬進了長者臥室,專業護老服務同時送進家門;佛山提出今年將新增醫養結合床位1000張,醫養結合服務率達30%以上,創建老年友好型社區50個;深圳依托社區黨群服務驛站,把家庭病床和居家養老床位“兩床融合”項目推廣到市民家門口;江門及時調整并公布醫養結合補充保險“邑康保”項目定點機構名單。
另一方面,幼有優育刻不容緩。省統計局近期公布數據顯示,廣東已連續三年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出生人口超100萬的省份。
為更好因應這一形勢,廣東優化各項生育支持措施。近日新修訂的《廣東省母嬰保健管理條例》明確增加了危重孕產婦嬰兒救治救助體系制度等規定,以適應“三孩政策”下高齡孕產婦增多的實際,為全省母嬰兜住生命健康網。
各地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增強優質學位供給。新年之初,廣東派發學前教育發展“禮包”,提出新建住宅小區需按標準配建公辦幼兒園。此后,地級市明確今年托育服務“任務書”:廣州今年要新增不少于30家社區普惠托育試點機構和1000個普惠托位;深圳將新增托位1.6萬個。
【路線圖】
●2022年12月2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公布,提出聚焦減輕困難群眾重特大疾病醫療費用負擔,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長效機制,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綜合保障。
●2023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披露省十件民生實事:一、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二、優化生育支持政策;三、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四、大力推動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五、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六、加大食品藥品安全監督檢測力度;七、開展“放心消費粵行動”;八、開展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地質災害隱患治理;九、提高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基本生活和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水平;十、提高惠企利民服務便捷度。
●2023年3月1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2025年底前,廣東將完成不少于100個鄉鎮的1∶10000地質災害精細化調查和不少于100處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