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公布《廣東省加速消除宮頸癌行動計劃(2023—203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了2030年前完成三大目標:持續推進適齡女孩HPV疫苗接種服務,15歲之前適齡女生HPV疫苗首針接種完成率達到90%;35—64歲婦女宮頸癌篩查率達到70%;確診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患者治療率達到90%。
面向特定群體加強公益性篩查
《行動計劃》由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醫療保障局、省中醫藥局、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總工會、省婦女聯合會9部門聯合出臺,行動內容分為三大方面。
在普及宮頸癌防治知識,推廣HPV疫苗接種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廣東將繼續實施適齡女生HPV疫苗免費接種項目,衛生健康部門及時公布轄區有資質的接種門診名單,教育部門組織適齡學生自愿接種HPV疫苗,積極鼓勵15歲及以上適齡婦女接種HPV疫苗,做好HPV疫苗接種咨詢服務,不斷提升HPV疫苗接種的可及性、便利性和規范性。
在加強宮頸癌篩查服務、促進早診早治方面,《行動計劃》明確,健全宮頸癌篩查長效工作機制,逐步提升35—64周歲婦女宮頸癌人群篩查率,重點關注農村、城鎮低保及從未接受過篩查的適齡婦女,完善流動人口在常住地接受篩查的配套政策,促進更多婦女接受篩查。同時,充分發揮工會作用,加強女職工宮頸癌篩查服務,尤其是面向困難企業女職工、新就業形態女性勞動者等群體,加強公益性宮頸癌篩查服務。
對于篩查出異常的婦女,《行動計劃》提出,通過建立雙向轉診機制和篩查治療服務網絡,建立綠色通道,將她們及時轉介到指定的診治機構,形成閉環管理,提高篩查和早診早治效果。
在規范宮頸癌治療,加大醫療救治保障力度方面,《行動計劃》提出,要推廣應用統一規范的宮頸癌診療指南,對檢出癌前病變和宮頸癌患者進行規范治療,其中對宮頸低級別病變患者進行門診隨訪治療,對高級別病變患者進行門診手術治療,參保患者普通門診、門診特定病種和住院的醫療費用,醫保基金按規定予以支付。
建多種形式宮頸癌防治聯合體
為了確保相關舉措落地,《行動計劃》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多種形式的宮頸癌防治聯合體、建立數據共享平臺、積極推廣新技術等。
《行動計劃》要求,健全宮頸癌綜合防治網絡,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審核確定1家及以上醫療衛生機構為常態化初篩機構,1家縣級或以上醫療衛生機構為確診治療機構,并鼓勵建立多種形式的宮頸癌防治聯合體,促進HPV疫苗接種咨詢、宮頸癌篩查及診治的一體化管理。
為提高宮頸癌防治能力,《行動計劃》要求,健全各級宮頸癌防治專家團隊和師資力量,加強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宮頸癌防治人才培養,重點培養陰道鏡、分子實驗、病理等重點專業緊缺人才。同時,組建省級技術指導專家組,定期對宮頸癌篩查機構及診斷治療機構開展質控和指導,提升篩查及診斷治療等關鍵環節服務質量。
借助信息化手段,廣東將多渠道收集數據,探索建立數據共享平臺,逐步實現女性HPV疫苗接種、宮頸癌篩查、電子病歷、慢病監測、腫瘤登記、死因監測、電子健康檔案等信息數據的互聯共享。
同時,廣東還將促進新技術參與宮頸癌防治,積極推廣宮頸癌篩查和診療適宜技術,探索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優化宮頸癌篩查和診療服務流程,包括AI輔助宮頸細胞學、組織病理學檢查,并利用“云上婦幼”等遠程醫療技術平臺開展遠程會診和治療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