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規范建筑垃圾排放、運輸、處置等各環節的監督管理,整頓規范全市建筑垃圾處理處置市場秩序,成為促進城市品質提升的趨勢。5月22日,據東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消息,目前已初步建立“東莞市建筑垃圾管理信息平臺”,下階段將把所有項目單位納入監管體系。
20日,東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組織17家建筑垃圾處理相關企業,在虎門鎮盈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召開全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現場交流會,交流相關經驗做法,就建筑垃圾生產處理及管理經驗進行討論,并提出相關建議。
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處級干部胡孔齊及相關科室負責人、虎門城管分局相關負責人、17家建筑垃圾處理企業負責人等參加了會議。
在交流會上,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規范建筑垃圾行業管理是該局的重點工作任務,近期將出臺《東莞市建筑垃圾處理處置專項規劃(2018-2035)》,遵循“市場主導、政府調控”的原則,開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規范化建設,謀劃成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協會,逐步制定行業標準,同時利用行政管理和執法等手段,逐步規范建筑垃圾排放、運輸、處置等各環節的監督管理,整頓規范全市建筑垃圾處理處置市場秩序。
據悉,東莞現有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已獲得建筑垃圾處置(受納)許可證的單位,存在規模小、配套設備不完善、未辦理相關手續等情況,嚴重制約了全市建筑垃圾處置行業發展。
東莞要求各項目單位認清自身發展定位,完善相關環保手續,立足高標準建設,提前謀劃,規范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生產工作。此外,場區門口要設置智能識別關卡,在場區內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對進出車輛信息進行錄入,對場內作業進行實時監控,相關數據要與“東莞市建筑垃圾管理信息平臺”進行聯網對接。
目前,東莞進入“龍舟水”多雨季節,各項目單位務必要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場區內建筑垃圾堆體的高度原則上不能超過3米,超過3米的要進行階梯式堆放,并做好雨水導排工作,確保建筑垃圾堆體穩定性,預防坍塌風險。此外,各項目單位要建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和安全生產制度,落實安全生產措施,建立安全生產管理臺賬。
鑒于相關的超載運輸、不規范密閉等違法違規行為給道路交通安全以及城市道路衛生環境帶來重大挑戰,今年4月以來,市城管委辦聯合多個部門,圍繞泥頭車經營活動的重點關聯行業鏈開展治理,其中就包括了對非法受納建筑垃圾案件打擊以及建筑垃圾未密閉運輸、揚撒滴漏等問題的治理。會議要求各項目單位要加強行業自律,嚴格落實泥頭車密閉運輸,做到規范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