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五十一次會議召開,廣州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黃彪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情況的報告》。據《報告》,“十三五”期間,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傷亡人數實現連續5年“雙下降”,累計下降64%、13%,連續9年無發生重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2019、2020年度省對市級政府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中廣州市連續兩年名列全省第一名。
《報告》透露,2020年以來,廣州市突出壓緊壓實責任制,全面落實安委會“雙主任”制。出臺廣州市黨內第一部安全生產方面法規《廣州市貫徹落實〈廣東省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細則〉的工作措施》。率先在全國出臺《關于進一步明確安全生產工作職責的通知》,實現 34個主責部門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納入“三定”方案。實施“一線三排”“八同舉措”“六回專項”等措施,夯實200多萬家企業主體責任。
在關鍵節點,成立由 14 個部門組成的市城鄉安全保障聯勤指揮部。投資近3000萬元建成全國首個危險化學品動態信息管理平臺,在重點通航橋梁安裝防碰撞安全監測預警系統,統籌推進市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和“穗智管”應急板塊建設。
突出專項整治行動,提升城市本質安全水平。深入開展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排查隱患62.9萬項。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治理,在黃埔、花都、南沙等6地規劃建設危險物品卸載基地,連續八年保持非煤礦山零事故。
公安、交通等部門全力推進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省級試點工作,圍繞“人、車、路、企、場、救”6大要素,查處各類交通違法241.6萬宗,路口總體守法率和市民交通安全意識明顯提升。海事、農業農村部門建立水上交通和漁船協調聯動機制,排查整治安全隱患834項。住建部門組織開展高陡邊坡、吊籃等專項整治,整治隱患4.1萬條。消防機構持續深化“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電動自行車”等專項治理行動。
在服務經濟高質量安全發展方面,出臺防疫八項安全生產措施、37份“雙防”工作指引,服務和指導全市464加危化、醫藥化工企業保產保供,安全生產服務窗口連續3年獲評全市政務服務標兵。修訂《廣州市安全生產條例》等,梳理53項輕微違法行為納入全市免處罰強制清單。創新跨部門聯合執法模式,截至5月,共檢查企業12.6萬家次,查處隱患10.3萬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