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率先開通全國首個5G鷹眼高空瞭望系統,首批覆蓋廣州、深圳、珠海等地的地標建筑,不僅可以全方位俯瞰城市美景,還可以通過5G、AI視頻解析預警安全異常,為城市安全應急管理體系注入一股科技基因。
應急管理,是生命與時間的賽跑。為加快推進全省“智慧應急”一體化建設,作為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運營服務國家隊,廣東聯通用智慧“力量”為城市發展注入安全“能量”,以數據智能為核心,實現了在5G+鷹眼、電力、安全生產監管等多個方面的智能化預警和可視化指揮研判。
窺一“眼”知全局 智慧研判大場景態勢
獵德大橋車流量高峰期的實時動態長啥樣?廣州國際燈光節人流密集度是否超過警戒點?惠州大亞灣工業區是否在正常開展生產?這些問題都能在5G應急鷹眼大數據平臺找到答案。
目前,廣東省已完成9個地市共計16個鷹眼點位的建設。5G應急鷹眼大數據平臺是廣東聯通主要面向應急、消防、公安等各級主管部門,運用5G、AI視頻解析和人口熱力模型等技術打造,覆蓋全省的高空鷹眼瞭望系統,是城市安全應急態勢監控的重要應用。
5G鷹眼系統主要通過高空實時畫面掌控全局,借助直觀的3D全息建模,對7公里范圍內180-270度方位、45倍以上變焦的視頻畫面監控,輔以聯通人口熱力大數據實時預警分析,從而掌控核心區域人群密集、車流擁堵的實況,實現對全省重點區域、重點商圈、主干道路等大場景安全態勢的預警與研判,在服務城市建設中,緊緊圍繞城市公共安全、安全生產、自然災害三個方向,最終實現“快速發現異常、高效指揮調度、精準把控全局”的科學處置效果。
乘“科技翅膀” 從電力視角強“應急大腦”
據統計,2020年廣東省新能源占比25.54%,而全國新能源占比12.44%。隨著新能源的不斷發展,電力行業面臨新的安全事故風險。
為及時防范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廣東聯通結合大數據挖掘建模等創新技術,構建電力安全生產風險預警模型,融匯廣東省應急管理廳關聯數據資源,實現“電力助應急”,從供電、用電、設備運行狀態三個主要角度,搭建供電分析、新能源發電、設備運行監測等多個體系,輔助應急管理部門高效決策。
其中,電力經濟運行大數據平臺借助數據整合能力、數據治理能力和電網數據分析挖掘能力,從供電、用電、設備運行狀態三個維度實現對供電、發電、設備運行狀態情況的分析,以及對重點行業和企業、數十個重點工業園區生產安全風險的全自動智能預警,構建126個“電力+應急”的指標,從而提升電力安全生產監管從宏觀到中觀層面的研判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