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12月例行新聞通氣會,介紹了廣東省藥品流通領域風險隱患排查專項工作情況和成效。據悉,通過執業藥師“掛證”行為整治,在專項整治期間,主動注銷注冊證書的執業藥師數量達到3143人。
藥品零售企業執業藥師相對數量不足是執業藥師“掛證”行為的源頭。按照國家藥監局的統一部署,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執業藥師“掛證”行為整治。據介紹,2018—2019年期間,全省共查實存在“掛證”行為的執業藥師228人,有效提升了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主動注銷注冊證書的執業藥師數量達到3143人,從源頭遏制執業藥師“掛證”傾向取得明顯成效。
專項整治以來,全省對查實存在執業藥師“掛證”行為的174家藥品零售企業,撤銷GSP證書113家,吊銷許可證4家,注銷許可證25家,向相關部門通報違規執業藥師117人次;發布執業藥師“掛證”行為檢查情況通告5期,對查實存在“掛證”行為的執業藥師174人在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眾號公告。發現未按規定銷售處方藥行為756家,撤銷GSP證書38家,吊銷許可證6家。廣東省藥品流通領域風險隱患排查專項工作還包括特殊藥品經營環節專項檢查、中藥飲片質量集中整治等。
廣東省藥監局介紹,在專項檢查中,暫未發現有芬太尼類藥品流入非法渠道情形;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和管理漏洞,已及時督促企業進行整改。在中藥飲片質量集中整治中,該局以規范渠道為重點,著力解決當前中藥飲片流通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其中,清遠采用終端倒查的方式,分別于2018年和2019年聯合公安部門搗毀了兩個非法制售中藥飲片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