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廣州市第七批歷史建筑(工業遺產類)推薦名單》在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上進行征求意見公示。此前,廣州已經公布的6批、共817處歷史建筑,完成了文化遺產普查的歷史建筑線索認定,全市歷史建筑名錄基本穩定。本次進行公示的第七批歷史建筑推薦名單共12處,全部為工業遺產類,是對廣州歷史建筑名錄的補充和完善。其中,包括了人們熟悉的廣鋼鐵路專用線花地河大橋、珠江電影制片廠行政樓舊址等。
廣州是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作為華南重要的工業基地,近現代也有獨特的工業文化沉淀。為做好工業遺產保護及合理利用,擬對廣州具有保護價值的工業遺產,推薦申報為歷史建筑。
本次推薦名單共12處,涉及荔灣、海珠、白云、番禺、黃埔共5個區;時間跨度涵蓋各個歷史時期,較完整體現了廣州工業發展史。有民國時期的黃埔港早期構筑物,有20世紀50-60年代的珠江電影制片廠,還有改革開放時期的大濠洲西后導標塔。與此同時,推薦名單涉及船舶制造業、制糖業、電影制作業、交通運輸倉儲業等多個特色行業,見證了廣州近代工業的發展,能夠充分體現廣州工業遺產行業特色。此外,本次推薦的12處工業遺產有10處是濱水的造船、港航、倉儲等工業遺產,體現了廣州水路發達,因水而興的城市特征。
【部分推薦名單】
廣鋼鐵路專用線花地河大橋
廣鋼鐵路專用線花地河大橋始建于1958年,起初為木便橋形式,1964年進行改建加長加寬,1985年進行原橋大修加固,當時在國內尚屬首創。花地河橋及線路的歷次技改,所采取的加固工程技術設計,展現了鐵路工程技術的發展,具有突出技術美學特點。隨著廣鋼片區的更新改造,目前鐵路已經停用,該橋仍作為人行便橋使用。
珠江電影制片廠行政樓舊址
珠江電影制片廠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是華南歷史最早、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綜合性電影制片企業。行政樓是珠影早期建筑之一,其中的審片室仍然完整保留了吸聲、隔音和音響構造,對于研究觀影建筑技術發展有著較大價值。
大干圍倉庫舊址
大干圍倉庫建于上世紀50年代初,原是中國進口公司倉庫,也是珠江后航道沿線倉儲設施的典型。該建筑采用鋼筋混凝土剛架結構,結構造型流暢,在廣州的倉庫建筑中較為少見。大干圍倉庫舊址保護修繕狀況良好。該舊址目前已經被改造為易建聯籃球訓練中心。
市頭糖廠早期宿舍群
這里是廣州少有的保存完整的20世紀50年代大規模工人住區。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對工人福利的重視,是我國住區規劃思想發展的見證。市頭糖廠工人住區在規劃上注重地域氣候特點,軸線行列式構圖,以南北主干道為軸線,住宅建筑整齊對稱的行列式排布在寬闊的主干道兩邊,并通過種植高大的喬木強化軸線。厚重的墻體;適合寒冷地區的窄窗,高出屋面的煙道排氣口;裝飾感的圓窗;封閉式檐口等見證了蘇式住宅設計風格對我國的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