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當天,在汕頭市潮南區隴田鎮華瑤社區,50名來自華瑤青少年潮樂團的小學生,整齊熟練地演奏著大鼓、嗩吶、琵琶等樂器,帶來一臺氣勢磅礴的潮州大鑼鼓《火炮鑼鼓樂》,拉開華瑤小學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文藝匯演暨潮樂培訓班匯報演出的帷幕。
隨后,學生們還帶來揚琴合奏《紫竹調》《南泥灣》《金蛇狂舞》、彈撥樂合奏《畫眉跳架》《小星星》等表演,旋律輕快、雅致悠揚的潮樂在禮堂內回蕩,陶冶孩子們童稚可愛的純真心靈。
近年來,廣東省加大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已形成較為完備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發展成熟、屢獲榮譽的華瑤青少年潮樂團,便誕生于華瑤社區晚晴苑文化中心(即華瑤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前身),成為全省促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全面加強和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縮影之一。
據悉,“十三五”以來,中央和省級財政共投入3.8億元扶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建設3252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目前全省共建成26011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省全覆蓋。與華瑤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相似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在全省各地多點開花、陸續涌現。
華瑤社區宣傳委員、華瑤青少年潮樂團團長王偉洪介紹,華瑤社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堅實的潮州音樂文化基礎,社區以此為著力點,打造非遺潮樂基層特色文化品牌,豐富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精神生活。
“樂團還沒成立前,村里部分孩子經常在假期四處游蕩、沉迷上網,嚴重影響學習。”華瑤社區黨總支部書記王煥敏回憶,為了使社區中小學生將更多的課余時間浸潤在潮樂里,在鄉賢和村干部的共同倡導下,2010年,華瑤青少年潮樂團正式組建成立,先后有300多名學員接受潮州音樂培訓,學員均為在校中小學生。樂團還多次應邀參加國際、省、市、區的文藝演出和比賽,并屢屢獲獎,獲得社會關注和認可。
王偉洪介紹,除了進行潮樂訓練,孩子們還經常來華瑤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參加書法、國畫、舞蹈、跆拳道等青少年興趣班,村民們也是兒童圖書室、家長圖書室、家長交流室、愛心投遞站等場地的常客。
中心附近占地4960平方米的文體廣場,剛剛經歷一場“升級改造”:新的健身器材、重新規整的綠植路徑等設施,吸引了更多村民們閑暇時來此運動、散步、看表演。“最近,社區還購置了一套抗風防雨的舞臺桁架,方便社區舉辦文化活動以及村民觀看演出。”王偉洪說,逢重要節慶,社區還會舉辦寫春聯、猜燈謎、春節音樂會、端午節賽龍舟等活動,村民們有了更多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場面非常熱鬧。
全覆蓋之后,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將邁入“2.0版本”時代。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聯合制定《廣東省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提質增效達標建設指引》,在原有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基礎上,提升優化相關標準,于“十四五”期間大力推動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提質增效工作,進一步豐富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服務內容和方式。
他透露,截至2021年底,全省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提質增效達標率達到35%,計劃在2025年底,珠三角地區達標率達到90%,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達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