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廣東省中小學閱讀空間建設與管理指南》(簡稱《指南》)。該《指南》適用于廣東省全日制中小學校新建、改擴建的閱讀空間建設與管理。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專門學校等機構可參照執行。
根據《指南》,小學6班及以下學校圖書館面積不少于80平方米,6班以上每增3班增加30平方米。初中6班及以下學校圖書館面積不少于100平方米,6班以上每增加3班增加50平方米。
小規模學校可只設閱覽區與藏書區
《指南》要求,到2025年,建設理念更加先進、保障更加全面、制度更加完備、服務更加高效的高質量中小學閱讀空間建設與管理體系,推動全省中小學閱讀空間與閱讀服務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
中小學閱讀空間以圖書館為主,泛在閱讀空間、智慧閱讀空間、合作型閱讀空間等為輔,在選址上具有不同要求。其中,圖書館選址,一般在校園內安靜、光照良好、到訪便捷的區域,宜在二層及以下樓層。新建的圖書館館舍宜相對獨立,便于開放利用和管理。有條件的學校宜在生活區設立分館或自助圖書館。
普通學校圖書館館舍建設應當納入學校建設總體規劃。有條件的中小學校設立獨立的圖書館舍。一般分為藏書、閱覽、教學、讀者活動、采編辦公等區域,選設報刊閱覽室、數媒閱覽室等。12班及以下小規模學校可只設閱覽區與藏書區。有條件的學校可選設報告廳、會議室、外文閱覽區、文印區、自修室、創客空間、小組研討室、名師工作室、親子閱讀區、微課錄播室、休閑區等。
根據《指南》,小學6班及以下學校圖書館面積不少于80平方米,6班以上每增3班增加30平方米。初中6班及以下學校圖書館面積不少于100平方米,6班以上每增加3班增加50平方米。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圖書館的使用面積,可結合相應學段規模參照執行。全寄宿制學校圖書館的使用面積,指標可上浮10%。
每年生均新增紙質圖書應不少于一本
《指南》要求,館藏紙質資源建設上,要按照學校類別足量配備圖書,數量應達到《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規定的生均冊數要求。合理配置紙質書刊,每年生均新增(更新)紙質圖書應當不少于一本。
應符合中小學校基本藏書分類比例,參照人文社科類、文學類、自然科學類和教學參考書四類比例標準,探索建立學生、教師讀書反饋及推薦制度,遴選教師和學生心目中的好書。
在館藏文獻采選機制上,《指南》要求建立和完善館藏資源采購、配備辦法,明確館藏采購主體,按照“凡進必審”,“誰推薦誰負責”原則,把好新增圖書入口關。同時,定期開展清理審查、增新剔舊。原則上每學年至少采購一次,定期公告資源更新目錄。嚴禁盜版圖書等非法出版物及不適宜中小學生閱讀的出版物進入圖書館,逐步減少教科書同步練習、寒暑假作業、習題集、試卷、考試輔導等圖書資料,不斷優化館藏結構,提高館藏質量。
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原則上不少于40小時
《指南》明確,教學期間,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原則上不少于40小時,確保每天課余時間、周末和寒暑假期間對師生有效開放,住宿制學校鼓勵適當延長課余開放時間;特別要為農村學校學生、特殊群體學生等提供便利讀書條件。
此外,《指南》還指出,中小學校應創新各類資源使用方式,培育具有時代感和學校特色的閱讀活動品牌。廣泛開展定期的閱讀活動,如圍繞世界讀書日、校園閱讀節以及重大節慶等組織全校性的大型讀書活動,建議每年不少于4次;可根據學校教育目標和特色選擇性開展“我最喜愛的一本書”圖書評選、作家/名家進校園、讀書創作展覽、班級讀書會、課本劇比賽、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吸引師生廣泛參與閱讀,增加閱讀量,提升學生閱讀興趣與閱讀素養,培養良好閱讀習慣;提倡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半小時,中學生每天課外閱讀一小時,豐富學生課后生活,形成學校閱讀氛圍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