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怎么游?來一趟穿“粵”古今的“時光之旅”如何?從工美大展到非遺盛會,從書畫雅集到親子研學,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國慶假期,廣東各大文博藝術場館準備充分,為市民游客預備豐富多彩的“文藝盛宴”。
9月28日,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吹響工美大師“集結號”。位于三樓共享大廳的“粵韻匠心 藝鑄華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廣東工藝美術大展”開幕。此外,一場南北非遺大“PK”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精彩上演:“好客山東 好吃廣東 粵魯非遺交流系列活動”將在國慶節當天拉開帷幕。
廣東省非遺館非遺劇場好戲連臺。10月1日晚,“非遺共融 同慶華誕——粵魯非遺交流展演”即將上演,威猛的廣東醒獅、詼諧的山東快書、悠揚的嶺南古琴、古樸的鄒魯禮樂同臺獻藝,展現南北文化交融與碰撞;10月3日,“木偶奇緣”廣東木偶戲專場演出將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也在國慶假期“上新”。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張瑞端師生創作的110件手拉朱泥壺作品,將在“一壺一乾坤——張瑞端師生手拉朱泥壺作品展”與觀眾見面。“翠脈常青——嶺南盆景藝術傳承推廣季”等非遺展覽也將在廣州市文化館舉行。
廣州人民藝術中心國慶期間將推出系列“文藝盛宴”。“念念不忘——廣州市文聯典藏作品展”涵蓋200余位文藝名家的260多件佳作。同樣位于該藝術中心的“JC中外動漫藝術館”,將展出廣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主席、JC動漫館館長金城的300多件珍藏,帶觀眾穿越到動漫世界。
這個國慶,故宮院藏珍品《石渠寶笈》通過數字藝術“出宮”。藝術中心舉行的“行走的故宮文化——《石渠寶笈》數字藝術沉浸展”,將帶觀眾走進《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韓熙載夜宴圖》等經典之作,與古人一起觀山、浴馬、賞花、入宴。
喬遷新址的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泛彼無垠——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歷代書法精品展”“詩文書畫——劉斯奮藝文生涯七十年綜合展”“未來計劃——廣州信號:首屆廣州當代藝術作品展”將在國慶期間集體亮相。
國慶假期,廣東多家博物館面向公眾推出重磅大展。其中,廣東省博物館推出“指間栩栩——威廉·莫里斯帶領下的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羅馬帝國的藝術——那不勒斯國立考古博物館藏文物精品展”等多個引進展和粵博原創特展。
除了重磅大展,多個新展也將在國慶假期推出。廣州海事博物館新展“遇見黃東:一個清代廣州‘事仔’的大世界”另辟蹊徑,以一位清代廣州“事仔”黃東的視角,用回憶錄的形式講述其與國際友人約翰·布萊德比·布萊克的交往經歷,展現了18世紀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繁榮景象,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厚底蘊。
面向親子家庭,珠海市金灣區博物館推出“探尋古今”寶鏡灣文物修復體驗活動,通過拓印、修復、手工活動、故事演繹、模擬考古等活動載體和形式,讓觀眾感受本土歷史;清遠市博物館結合臨時展覽“宋瓷吉韻——吉安市博物館館藏吉州窯文物精品展”,將邀請親子家庭在展廳探尋寶藏點,讓孩子們在游玩過程中領略陶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