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公共文化體育信息公開 > 服務保障信息

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圓滿落幕 連心架橋共奏灣區人文交流樂章

時間 : 2024-11-25 11:01:21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11月24日,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以下簡稱“文化藝術節”)落下帷幕。本屆文化藝術節以“多元融合——創造無限機遇”為主題。過去一個多月里,200多場演出,超百項展覽、論壇等文化交流活動,近百位文藝名家齊聚粵港澳大灣區,呈現了一場高水準、新活力、廣惠民的文藝盛會。

  今年適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實施五周年。塑造灣區人文精神、共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是共建人文灣區的內在要求,也是本屆文化藝術節舉辦的題中之義。本屆文化藝術節期間,粵港澳三地名家連心架橋,佳作迭出,推動灣區文藝交流合作再上新臺階。

  三地合奏“最美和弦”

  如果將文化藝術節比作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粵港澳三地融合共創則是為其畫上的“點睛之筆”。10月19日晚,譚盾新作《聲音河流》世界首演為本屆文化藝術節拉開帷幕,由香港管弦樂團、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和澳門樂團成員共同組成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管弦樂團”同臺演繹,共同奏響灣區“最美和弦”。

  “每個樂團都有自己鮮明的風格,交流演出有助于推動灣區文化共融發展。”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擎說。對于管弦樂團成員來說,開幕演出更是一場意氣相投的“老友局”:他們雖然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卻因對音樂共同的熱愛,在大灣區找到彼此的交點。“我們既有同樣的文化根脈,也保持著多樣性,將音樂的美好傳遞給下一代是我們的共同目標。”澳門樂團第二小提琴首席李娜分享道。

  來自廣東文藝院團多部別具灣區特色、嶺南風韻的文藝精品赴港澳演出,港澳藝術家的身影也頻頻出現在作品中:香港舞者和廣州交響樂團音樂家共同演繹星海音樂廳原創作品《樂動·舞界》“香港篇”,佛山粵劇院院長李淑勤與香港名伶羅家英聯袂出演粵劇電影《白蛇傳》……

  深圳“爆款”舞劇《詠春》特別版在香港上演,香港年輕指揮家馮嘉興率領樂團現場演奏,為演出增添讓人耳目一新的“港風粵韻”。與此同時,詠春巷沉浸式文化體驗區再度升級亮相,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畢業生黃丹洋也參與本次演出。“作為舞蹈演員有機會站上舞臺,我感到非常幸福。”得知入選《詠春》特別版演員,黃丹洋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本屆文化藝術節也為灣區文藝描摹更宏大的藍圖。11月7日,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廣州開幕。廣東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向欣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周”已成為全國文學界響亮的活動品牌。她期待,隨著廣東文學館、香港文學館相繼開館,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將朝著世界文學的“人文灣區典范”更上一層樓。

  搭建青年交流舞臺

  灣區文藝“新面孔”頻頻亮相,為本屆文化藝術節增添一抹青春亮麗的色彩。在“灣區潮起好揚帆”——2024粵港澳大灣區曲藝藝術周上,香港青年曲藝演員林穎施回到了家鄉江門,與梁玉嶸、朱振華兩位名家共同表演粵曲《曲韻寄情誼》。“曲藝是灣區人民共同的鄉音,傳統藝術與新的藝術形式結合才能不斷‘破圈’。”她分享道。

  作為曲藝藝術周重要活動之一,首屆廣東省大學生曲藝邀請賽11月17日在肇慶舉行。從溫婉柔美的粵曲到奔放豪邁的侗族琵琶歌,傳統與現代融合的跨地域演出,充分展現青年曲藝人才的熱情與才華。“這么多青年曲藝人參與活動,我真的很感動。”廣東省曲協副主席、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揭熙說。快板表演藝術家、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王文水也表示,大學生題材多、涉獵廣,為曲藝注入新活力,讓曲藝“更有戲、更有書卷氣”。

  11月9日,2024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電影周暨第20屆廣州大學生電影展在廣州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啟動,為灣區大學生和電影人帶來一場豐富的“光影盛宴”。大學生電影周期間,50余部風格類型各異的優秀影片,深入全省40多所高校巡回展映。主辦方還邀請電影行業各領域專業人士提供創作指導,幫助青年電影人迅速掌握前沿電影技術。

  2024粵港澳大灣區動畫電影周也在文化藝術節期間舉行。在“優秀動畫電影創投作品”和“優秀動畫短片作品”兩項征集活動上,《都市夜游神》《北風拉長了樹影》等一批優秀作品脫穎而出,主創團隊不乏來自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廣州美術學院的師生,彰顯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原創新生力量。

  打造灣區“文藝嘉年華”

  本屆文化藝術節堪稱一場全民共享的“文藝嘉年華”。在珠海,金灣藝術中心里,民族舞劇《紅樓夢》座無虛席;桂山島上,草地音樂會吸引樂迷紛至沓來;華發中演大劇院內,經典音樂劇《貓》一票難求……今年納入文化藝術節的第四屆珠海藝術節,以城市為舞臺,從專業劇院到街頭巷尾,為市民游客奉上一道道“文藝大餐”。

  翻開今年珠海藝術節的劇目表,其中既有民族舞劇《李白》等優秀傳統文化的舞臺佳作,也有音樂劇《巴黎圣母院》等世界級重磅巨制,涵蓋話劇、舞劇、歌劇、戲曲等多種形式。藝術節還拓展戶外惠民公益演出形式,在日月貝、珠海漁女、愛情郵局等城市地標打造人文風景線。“珠海用一場場流動演出為市民游客打造‘沒有圍墻的劇院’,打通了藝術惠民‘最后一公里’。”中國文聯首批特約評論員、一級編劇陳建忠點贊道。

  各具特色的文藝盛會也在灣區城市陸續上演。粵港澳大灣區舞臺藝術精品巡演期間,舞劇《人在花間住》、粵劇《程嬰救孤》、音樂劇《這里冬天不下雪》等粵產舞臺藝術精品,為灣區觀眾提供高品質文化供給。從深圳的2024蓮花山草地音樂節,到佛山的第二屆“藝術在樵山——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2024”,灣區處處涌動現代與古典交相輝映的文藝熱潮。

  惠州市惠陽區素有“吉他之都”的美譽,是大灣區“音樂經濟”中的重要一環。10月25日起,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吉他文化藝術展演拉開帷幕。通過吉他達人互動秀、吉他展演、香港藝術交流活動、“嗨fun惠精彩”吉他草坪音樂會等活動,灣區吉他達人、惠州本土樂隊、音樂人齊聚惠陽,為市民群眾奉上“家門口”的吉他音樂會。

  主辦方表示,惠州將通過文化藝術節的帶動,進一步探索政府搭臺、企業合作的方式,推動吉他生產、銷售、展示、娛樂全鏈條發展。一座面向全國和全球的吉他文化產業平臺,正在人文灣區初具雛形。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