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9項審批服務事項“只進一扇門”,推行開辦企業“一網通辦、一窗領取”,實現了開辦企業“零成本”……近日,經全國政務服務軟實力指數小組層層篩選及評審,廣州市番禺政務服務中心被授予“全國政務服務最具創新力政務服務大廳”稱號。近年來,番禺研究出臺《政務服務標準化體系工作方案》《辦好“一件事”專項工作方案》等,通過加強黨建引領,創新機構設置,簡化辦事流程,不斷提升管理效能,有力提高了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化水平。
為減少辦事程序方便群眾辦事,番禺區通過集成服務事項、改進審批模式、優化辦事流程、提升智慧水平,補齊集約融合短板,推動政務服務從“物理集中”向“化學融合”轉變。番禺建立進駐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完善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許可權機制,強化多部門協調推進、共駐共建。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將各部門分散設置的服務窗口整合為50個綜合窗口、190個業務專窗,把涉及不動產登記、商事登記、建設工程、出入境及水電氣等1349項審批服務事項全部進駐大廳,實現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協調各部門加大授權力度,調整10大類共522項行政權力及公共服務事項,整合審核、審批工作力量147名,推動審批關口前移,實現“一窗通辦”。
番禺還出臺《番禺區政務服務標準化體系工作方案》《番禺區辦好“一件事”專項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實現審批事項清單、辦事指南、審查細則、評價指標“四個標準化”。聚焦開辦便利店、餐廳、美發美容店等“一件事”項目,編制“套餐式”審批清單,生成個性化材料目錄,實行申報材料容缺受理,提供交互式問答、一次性告知服務,繪制政務服務“一張圖”,實現群眾辦事“按圖索驥”,一次辦成。
線上線下“融合化”是番禺創新政務服務的另外一個重要舉措。通過推進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推行開辦企業“一網通辦、一窗領取”,推動壓減流程至1個環節、壓縮時限至0.5天,發放新辦企業“大禮包”,番禺實現了開辦企業“零成本”。
番禺建立了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對符合標準的企業投資項目試點先建后驗,培育扶持第三方專業代辦機構,提供咨詢輔導和幫辦代辦業務,實現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從提交申請到核發竣工驗收意見書僅需3天。
番禺還以人員、業務高度整合推動跨部門、跨業務互聯互通、融合共享,打造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實現廣東政務服務網、粵商通、番商通等多渠道同步應用,實現數字賦能“智能化”。通過開發番禺親商微信小程序,提供企業投資、招商、金融等服務,搭建市場主體與政府、金融機構信息互通的橋梁,番禺首批為3000家企業開通賬號,受理訴求145宗,問題解決率99.3%,實現“企業有呼、番禺必應”。在疫情條件下創新5G+VR“政務曉屋”智慧模式,實行不見面、非接觸、云端批,為企業提供遠程“面對面”“手把手”服務。
目前,番禺全區共布設22臺“政務曉屋”,辦理業務581宗,并成功聯辦全省首宗清稅證明和營業執照注銷業務,用時從2天壓減至30分鐘,助力便民服務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