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廣州印發《廣州市用繡花功夫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營商環境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開啟營商環境4.0改革,將“人人都是營商環境、處處優化營商環境”的理念貫穿始終,打造全國營商環境改革的重要“策源地”和“試驗田”。
《若干措施》圍繞“國家試點、灣區示范、指標攻堅、涉企服務、數字賦能、智慧監管”六大方面總體布局,研究提出了35條改革舉措、共260項年度任務。
對標世行評估和國家評價指標,4.0改革以提升市場主體滿意度為導向,著力破解數據共享不充分、部門協同不到位、對標改革不徹底等共性問題,精準施策,注重改革集成,鞏固和升級“三減一優”改革舉措。
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此次改革廣州要求開辦企業全面推行“照、章、稅、保、金、銀”(申請營業執照、刻制印章、申領發票和稅務UKey(稅控設備)、就業和參保登記、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預約銀行開戶)全流程0.5天辦結。
辦理建筑許可方面,將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政策適用范圍擴大至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全面推行一站式網上辦理,從取得用地到不動產登記全流程6個環節,行政審批11個工作日內辦結。
不動產登記方面,推廣應用電子簽章、電子證照,實現企業間存量非住宅轉移登記證照在線簽發、紙質證書免費郵寄,個人不動產登記業務全程網辦。
面向港澳,廣州將爭取放寬赴港澳簽注管理,試行往返港澳便利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專業人才申報職稱評審、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爭取放寬港澳企業商事登記投資者主體資格證明文件要求限制。
面向灣區其他城市,與深圳共建政務服務“廣深通辦”機制,率先實現兩地跨城通辦;與省內其他城市共建政務服務“省內通辦”機制,實現多地聯辦;圍繞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需求,建立“灣區通辦”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