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增城區醫療衛生和健康產業發展專題采訪及發布活動”。健康增城戰略、衛生強區建設、發展健康服務業……增城區主動作為,探索醫療發展新路徑,打造具有增城特色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區域醫療發展高地。數據顯示,最近3年,增城投入超過百億元發展衛生健康事業,未來幾年還將投入約50億元用于區級以上醫院建設。
現有醫療衛生機構636間
成立一年的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昨天舉行成立周年慶祝活動。4月份以來,該院門診服務超過8萬人次。這是增城衛生健康事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增城區現有醫療衛生機構636間,三級醫院4間,區內實際開放床位4428張,執業醫師2689人。近3年多來,增城區投入超過百億元用于發展衛生健康事業,未來幾年還將投入約50億元用于區級以上醫院建設。
增城區副區長林怡輝介紹,基于良好的醫療衛生發展基礎,增城制定區域健康服務業發展規劃,將廣州地鐵21號線(增城段)沿線及荔湖周圍規劃為增城區健康服務業聚集地,推進穗港澳國際健康產業城增城園區建設,大力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
據介紹,增城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在供地計劃中落實并優先保障醫療衛生用地。以石灘鎮為例,該鎮盤活歷史征地多達3840畝,還有5900多畝已納入未來3年的收儲計劃。石灘鎮黨委書記潘正煥說,石灘鎮還瞄準布局大健康產業,積極推動醫療康養等產業發展,吸引聚焦國內外知名高端龍頭健康服務產業企業落戶落地,初步預估,未來5年,石灘現有醫療產業企業營收有望突破150億元。
近年來,增城區大力度引入社會資本在增城區辦醫,建設和引進了一批高水平的醫療機構。近3年來,社會資本在增城區投資建設醫療機構近40億元;未來幾年社會資本還將投入約100億元。以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龍城國際康復醫療健康中心、華商中醫院、增城惠康醫院(精神專科醫院)等醫療機構的建設為代表,全面提高了增城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超九成村衛生站實施“一元錢看病”
基層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受到各方重視。從2015年1月起,增城區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實施公益一類財政供給、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管理,從財政補償機制、人事分配制度、績效考核和績效分配機制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改革。通過改革,激活了基層活力,調動了基層的積極性,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創出了經驗,其基層醫改模式納入了2019年廣東醫改十大創新典型。
“一元錢看病”改革更是成為各界關注焦點。據介紹,增城區將實施村衛生站“一元錢看病”制度納入2020年全區“十件民生實事”,采取“醫保報銷、區財政兜底”雙疊加模式,報銷補助患者一般診療費及藥費,讓村民只需支付“一元錢”,即可在一體化管理村衛生站看病,打通基層衛生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
截至9月30日,增城區符合條件的262個行政村已全部設立村衛生站;實施“一元錢看病”村衛生站254間,比例達96.9%,預計今年年底實現100%覆蓋。
石灘鎮元洲衛生站作為全區衛生站標準化改造示范站,去年10月在增城率先開展“一元錢”看病試點。至今,該站“一元錢”看病政策累計受惠群眾1189人次,醫療總費用19618.6元,醫保報銷12603.23元,財政兜底7015.37元,直接為就醫村民降低醫療負擔5.9元/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