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據廣東省財政廳消息,去年,廣東全省衛生健康支出約1771.42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2%。其中,投入疫情防控資金302.78億元,實現應檢盡檢人群核酸排查“全免費”、發熱門診篩查費用“全保障”、患者救治費用“零負擔”。
據了解,廣東財政去年共安排公共衛生建設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補助資金5.49億元,發熱門診和發熱診室規范化建設補助資金18.82億元,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建設補助經費1.17億元,支持推動全省縣級以上疾控機構核酸檢測能力、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發熱門診及核酸檢測能力三個全覆蓋。
截至去年年底,全省發熱門診(診室)規范化建設項目全面完工。每間規范化建設的發熱門診落實了三區兩通道,配齊急救、檢驗檢查、消毒等設備;每間規范化建設的發熱診室規范設置診室和隔離留觀室。
目前,廣東群眾在16公里半徑內即可就近找到至少一家設有規范化發熱門診(診室)的醫療機構,珠三角地區每10萬人擁有1.5個規范化發熱門診(診室),非珠三角地區每10萬人擁有1.85個規范化發熱門診(診室),發熱門診實現縣(市、區)全覆蓋,發熱診室實現了鄉鎮全覆蓋,讓發熱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得上病,最大限度減少群眾就醫途中的傳播疾病風險。
為加快推進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工作,省財政精準滴灌包括廣東省人民醫院在內的公共檢測實驗室核酸檢測能力建設,推動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為核酸檢測的中堅力量。目前,全省范圍內已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衛生機構共663家,全省單日最大核酸檢測能力為145.1萬份。
針對廣東64個不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縣級疾控機構,廣東以專項資金補齊短板,實現100%的縣級疾控機構擁有核酸檢測能力;2316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村衛生站)增配肺功能儀,具備肺功能檢查的硬件條件,顯著提升基層常態化疫情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