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情況下沒有核酸檢測機構怎么辦?一臺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便可搞定。
2月1日,深圳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前,工作人員正忙著安裝和調試新來的1臺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
“這個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日單管檢量可達5000人份,按照大規模篩查的標準流程1∶10混采來計算,每天可以達到5萬人份的檢測量。”深圳市人民醫院院長邱晨介紹,一旦發生突發情況,裝上車頭便可開往任一核酸檢測地,自動化程度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檢測能力。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一臺長12米、寬2.45米、高3米的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外形酷似集裝箱,可容納3位工作人員同時進行操作,實現采樣、檢測、預測等一眾功能。
“一天達到5萬人份的檢測量,基本上相當于一個中小型城鎮全員篩查的檢測需求。”深圳市人民醫院呼吸疾病研究所細菌與耐藥監控實驗室主任黃維說。
很多人可能會擔心,移動檢測的標本會不會污染空氣?
邱晨解釋:“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完全按照“P2+實驗室”標準打造,還配備核酸擴增所需的三個獨立空間——分別為試劑準備區、樣本制備區和擴增分析區。”
此外,該實驗室還配備了獨立的空調系統、空氣過濾系統、負壓系統以及高壓滅菌系統,對外部空氣不會造成任何污染。
“無論從標本還是空氣,保證從實驗室出來的物品一定是對外部環境無害的。”黃維表示。
“深圳市人民醫院這一臺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主要負責突發情況下的對外援助使用,常規的核酸檢測仍然在該院區的固定實驗室進行。”深圳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張偉提到,醫院本身已經具備1.2萬的日單檢測量,完全達到要求。
據邱晨介紹,醫院專門為該實驗室組建了一支72人的機動核酸檢測隊伍,在本周實驗室完成安裝和調試后,只要有疫情發生,即可掛上拖車車頭,按照片區(廣東片區)進行調配和增援,做到人員、設備以及試劑2小時內出發,迅速抵達疫情發生地,立即開展檢測工作,4小時左右就能出核酸檢測結果。
這樣一來,依托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可突破地域限制,快速、機動提供高效便捷的檢測服務,實現“應檢盡檢”,減少人員流動以及病毒傳遞的路徑和時間,有效控制疫情,也能在疫情過后減少實驗室的閑置和浪費。
據悉,為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國家衛健委綜合各地醫療衛生資源布局和地理交通等因素,在全國劃分8個片區,選取100家大型公立醫院、疾控中心建設公共檢測實驗室。
廣東省屬于第六片區,共有7部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深圳市共設置兩臺,目前均在進行安裝和調試,分別選選取了深圳市人民醫院和深圳市疾控中心,由這兩家機構進行日常維護,讓它們處于隨時能夠待命的狀態。“我們將對設備定期維護、定期保養、定期更換。”黃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