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東莞上線啟動暨市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揭牌儀式在東莞舉行。平臺將為醫保業務辦理、監督管理、公共服務、決策分析提供標準化、智能化、便捷化支撐,大幅提升醫保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這意味著長期困擾醫保部門的標準不統一、數據不互認等難題將得到有效解決。
精準辦結每天近7萬筆醫保結算
東莞上線的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覆蓋全市1350多家醫保定點醫藥機構、服務全市600多萬參保群眾。平臺將為醫保業務辦理、監督管理、公共服務、決策分析提供標準化、智能化、便捷化支撐,大幅提升醫保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全市醫保系統和全市1350多家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將共同使用國家平臺的“通用語言”“通用介質”和“通用能力”,實現與全國的醫保信息互聯互通、醫保數據有序共享,精準地辦結每天近7萬筆醫保結算,大幅提升參保人的醫保服務體驗。
東莞市一家基層醫院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在東莞上線,將有助于國家醫保政策的更好落地,也有助于醫保基金的監管。
據悉,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是全國統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醫保信息平臺,由國家醫保局統一開發建設,將解決長期困擾地方醫保部門的標準不統一、數據不互認等難題。
市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揭牌
當天,東莞市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成立后,將劃轉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醫療保障經辦職能,同時整合藥品耗材招標采購、醫療救助等經辦職能,實現全市所有醫療保障業務統一管理和經辦。
東莞市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的主要職責包括: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社會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醫療救助等醫療保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承擔全市統一的醫療保障經辦管理。負責擬訂全市醫療保障經辦服務發展規劃、年度計劃;會同財政部門編制全市醫療保障基金(資金)預決算草案,經批準后組織實施。執行國家、省、市的醫療保障標準,擬訂全市醫療保障經辦業務管理規則、流程標準,經批準后組織實施。負責全市醫療保障經辦業務,指導各鎮街(園區)醫療保障經辦機構開展經辦業務。負責全市社會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參保登記、保險關系轉移接續以及個人權利記錄管理工作。承擔全市醫療保障基金(資金)的征繳(撥付)、支付和管理等工作。承擔全市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管理和基金支付工作。承擔全市醫療保障會計、統計、精算及風險分析和防控等。
將推出更多“線上醫保”服務
醫保信息化、標準化建設,關乎醫保制度改革成效和醫保事業長遠發展,是實現醫保工作提質增效的關鍵。
東莞市醫保局表示,全市醫保系統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一是緊緊圍繞市委“1+1+6”的發展戰略部署,切實織密扎牢全市醫保民生保障體系,以實際行動助力全市“放管服”工作。二是認真完善平臺應用應急保障預案,確保平臺應用后業務順暢不中斷、群眾利益不影響、服務水平不降低。三是充分結合市“數字政府”建設,聚焦重點難點,精準發力,持續推進醫保工作的精細、精準、精確管理,推出更多“線上醫保”便民惠民服務,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不斷回應人民群眾對醫保服務的新期盼、新要求。四是不斷夯實平臺基礎、健全工作載體、整合資源手段,促進全市“三醫”聯動,打響“智慧醫保”的新品牌,不斷取得新成果,更好地推動全市醫保事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