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不出縣,人才是關鍵。但在欠發達地區,由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限,外地人才不肯來、本土人才想出去的現象十分普遍,嚴重制約當地醫療衛生水平的提升。潮州市饒平縣曾經也面臨著這一困境。
如何沖破“醫技人才引不來、育不出、用不好、留不住”的困局?饒平縣聚焦民生福祉突出短板,以引進三甲醫院全面托管縣人民醫院為突破口,高標準異地新建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潮汕醫院(下稱“潮汕醫院”),加快健全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工作機制,推動省級人才資源流向基層,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
引專家
高層次人才集聚縣域
作為饒平唯一的二甲醫院,饒平縣人民醫院是城鄉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樞紐,是保障“大病不出縣”的關鍵點位。
但由于長期以來沒有優秀醫療人才加持,該院一直無法滿足群眾就醫需求,當地人往往舍近求遠到廣州、深圳等地求醫,醫院面臨“大病就去省、小病省一省”的尷尬境地。
“到基層工作,薪資待遇與醫學生的心理預期有明顯落差,再者編制數與職稱數掛鉤,基層醫院編制少,相對應的職業空間就小,難以吸引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饒平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治頑疾須下猛藥,引進高層次人才便是這一劑“猛藥”。
考慮到舊醫院的硬件條件無法滿足高層次人才的需要,饒平縣委、縣政府投資6.6億元,按三級甲等醫院標準啟動縣人民醫院異地搬遷新建項目。經過饒平縣委、縣政府與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多次互訪交流,雙方達成一致,正式簽訂托管合作協議,并于2021年1月正式掛牌成立潮汕醫院。
掛牌次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派駐專家李強教授就帶領團隊利用最新的3D腔鏡技術,完成了超低位直腸癌保留肛門根治切除手術。這項技術不僅在饒平縣是首次開展,在潮州地區也是首例。這顯現了潮汕醫院在保障“大病不出縣”上的人才實力。
筑巢引鳳。一年多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共派出18名常駐專家,潮汕醫院開設特設崗位先后引進5位名醫,實現高層次人才集聚。近兩年,全縣衛健系統共有179人通過公開招聘考錄上崗,側面反映了人才對饒平縣醫療事業發展的信心。
育人才
走出去學、請進來教、崗位上練
實行“托管制”引進人才后,如何使用、培育人才,避免“托管制”變“顧問制”?在這方面,饒平目標明確:必須從“授人以魚”向“授人以漁”轉變。
對此,饒平以黨建引領,在賦予總醫院托管時期完整的運營使用權的同時,把常駐專家的組織關系全部轉入潮汕醫院黨委,并實現黨委書記和執行院長、黨支部書記(離退休黨支部書記除外)和醫院中層以上干部完成身份融合。
為激發廣大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醫院黨委還對全院醫、護、藥、技及行政后勤職能科室的中層領導重新定崗定責,并完善選人用人機制,突出政治標準開展全面競聘。
在引進人才、讓人才與本院融合的同時,潮汕醫院還致力于培育人才。
“托管制”讓潮汕醫院擁有了一批三甲醫院的優質師資,為提高本土專業技術人才醫療水平和管理能力提供了有力條件。潮汕醫院因地制宜提出“走出去學、請進來教、崗位上練”,逐步健全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培育體系。每年會根據專科發展情況制定進修計劃,緊盯急需緊缺科室人才,合理安排選送業務骨干外出進修學習,每名業務骨干每年至少完成三個月的跟班學習,目前已累計選送53人。
實現“大病不出縣”,培養護理專業技術人才也至關重要。過去,綜合內科護理團隊基本沒有護理上呼吸機的危重患者的經驗,托管后的短短一年內,發生了蝶變,不僅每名護士熟練掌握了危重病人的急救搶救流程,還習得了多項先進護理技術。這得益于潮汕醫院“醫護一體化”制度——由醫生和護士形成相對固定的診療團隊,通過崗位實踐有效提高護理團隊的專業素質。
此外,潮汕醫院還立足服務全縣醫療衛生事業大局,打造醫學專業技術人才的“搖籃”。今年,潮汕醫院成立饒平縣醫共體臨床技能培訓中心,購置高端模擬人、嬰兒復蘇模型等設備共27套,規范臨床技能操作流程,以此提高全縣衛健系統護理人員醫療服務能力。人才“孵化”成效顯著,兩年來,全縣衛健系統有48名專業技術人員晉升高級職稱、147名晉升中級職稱。
強保障
建立黨委聯系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
人才工作做得好不好,人才會“用腳投票”。情感上拴不住心、保障上留不住人,再好的開端也只是“曇花一現”。為此,饒平縣堅持以優才、愛才、親才、敬才的人文關懷,打造有利于留才的發展軟環境,讓人才落地生根。
建立黨委聯系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讓人才持續感受到黨委、政府的真心誠意,是饒平縣拴心留人的關鍵一招。在饒平縣委主要領導的示范帶動下,各級各單位定期開展人才聯系服務活動,問近況、聽意見、解難題,并在重大節日和緊急任務節點時走訪慰問。
此外,饒平縣還注重營造敬才氛圍,通過構建榮譽體系,舉行正高職稱醫技人才授袍儀式、在政務新媒體開設“榜樣力量”宣傳專欄、選拔優秀人才擔任領導職務和兩代表一委員等,實現人才的社會認可度提升,激發其榮譽感和成就感。
不僅要打“感情牌”,還要在優厚待遇、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各方面為人才保駕護航,讓各類人才脫離后顧之憂。
在工資待遇方面,除縣級落實基層“一類供給”和邊遠地區崗位津貼、實施衛生專業技術職稱補助措施外,潮汕醫院還從醫院營收中提取部分合理增發績效工資,實現醫院職工年人平均收入較托管前增長近33%。
住房保障方面,在縣城和澤里小區配套建設人才公寓144套滿足當前的人才用房需求后,在潮汕醫院新院規劃建設饒平縣醫療衛生人才安居房250套。
發展空間方面,潮汕醫院設立暨南大學臨床醫學高級研修碩士班(潮汕醫院基地班),為中低層次人才提供學歷提升通道,首期報讀13人。
■數讀
2022年,潮汕醫院首批入選國家“千縣工程”單位、醫保示范點,上半年門診就診病人達23.95萬人次,較托管前增長了122.14%,三、四級手術占比達到五成,CD型病例占比超過六成,相比托管前漲幅均超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