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研發的核磁共振儀器,圖像質量絲毫不遜色于外國廠家生產的產品?!苯眨覈灾餮邪l的核磁共振儀器研制成功并開始量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技師張輝介紹,“儀器價格比以前大大降低,醫院檢查費也在逐步降低?!?/p>
核磁共振儀器被譽為“尖端醫療設備皇冠上的明珠”,是心腦血管、神經和腫瘤等多種重大疾病影像診斷的“利器”,但這項技術長期被外國封鎖。早在2010年,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旗下的醫工所,與聯影醫療共同開展了3.0T磁共振成像系統研發計劃。
“一臺儀器幾千萬元,連科學研究都不一定用得起,更別說老百姓了?!鄙钲谙冗M院副院長鄭海榮是研發計劃的牽頭人。彼時,他從國外歸來組建生物醫學影像團隊,為進口磁共振設備的昂貴價格所震驚。
急醫療所急,念產業之痛。近年來,這支產研醫團隊攻克了快速成像軟件、電子學、譜儀、射頻功放、射頻發射接收線圈、梯度功放與梯度線圈、大孔徑磁體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實現3.0T磁共振成像系統全部核心部件自主研制。
“掃描時間長、成像速度慢,是磁共振成像研發領域國際公認的難題?!鄙钲谙冗M院醫工所副所長李燁說,“以前的核磁共振就像拍照片一樣,只要一動,照片就糊了。我們現在有了快速成像技術,就像拍電影一樣,可以看到動的過程?!?/p>
此后,由聯影醫療生產的系列高場磁共振成像產品走進全國數百家醫院,并實現了對美國、歐洲等海外市場的逆向輸出,從依賴進口轉向主動出口。
當前,廣東正推動越來越多高端設備制造實現自主可控。今年1月獲批上市的國產“人工肺”ECMO,研發過程中突破了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等多項核心技術,其背后集成了深圳先進院和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的技術攻關優勢、深圳漢諾醫療的整機研制優勢以及深圳邁瑞醫療的產業優勢。
高端設備從核心技術到樣機工程化的突破,離不開廣東正在構建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廣東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近年來,廣東又著力統籌創新生態鏈上下游平衡發展,花大力氣鍛強創新鏈基礎研究環節?!睆V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萬陸認為,廣東進一步對各類創新要素提優補缺,促進全過程創新鏈條的有機融合,將為我國以科技自立自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提供鮮活的廣東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