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與信息化的融合,讓廣州的臺風預警方式發生巨變!據悉,廣州市已經成功建成網河區風暴潮精細化預報系統。
預警減災體系能提前制定群眾疏散路線
粵港澳大灣區集聚了大量的人口、產業,同時又是易遭受海洋災害襲擊的地區。目前在廣東,不少海洋預警減災信息化建設項目已經建成或者正在建設,包括“網河區風暴潮精細化預報系統”“城市風暴潮應急輔助決策系統”“風暴潮智能監測系統”等,構建了從監測預警、輔助應急決策到災情評估的全鏈條海洋預警減災體系。
在海洋預警減災體系當中,廣州市網河區風暴潮精細化預報系統已經建成。承建方海啟星的負責人林鵬透露,該系統采用非結構三角形網格,通過建立對珠三角增水影響的歷史臺風數據,構建歷史臺風風情雨水數據庫,建立三角洲各潮位站風暴潮增水預報模型,實現臺風暴潮沿珠江口增水過程預報,并結合堤防情況,渲染沿岸風暴潮風險等級,實現精細化預報。該系統在2020年防御臺風“海高斯”和“環高”過程中得到應用,為應急輔助決策提供參考數據。
“通俗一點來說,就是能在臺風登陸時,實時監控并預測可能的漫堤情況,及時提供決策輔助,協助繪制疏散路線,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绷柱i介紹,團隊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創的風暴潮智能監測系統,系統通過自主研發的風暴潮智能監測設備組網,結合AI圖像識別、數值模擬和大數據信息技術,實現風暴潮災害全時預警和精細化預報,為政府海洋減災決策和群眾避災提供關鍵信息,保障海洋經濟穩步發展。
海上溢油分析系統能預測溢油擴散軌跡
針對日益加劇的海上溢油污染,利用人工智能、數值模擬、移動互聯網等技術,來自廣州的團隊也研發了“海上溢油模擬分析系統”,該系統結合海上風場、流場、岸線、水深等數據,通過溢油漂移預測模型,對溢油漂移和擴散進行軌跡預測。提供了溢油漂移、擴散預測、溢油應急處置等功能,全面提升區域溢油風險管控能力。
林鵬透露,下一步將深入開展海洋技術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圍繞國家海洋科技布局和自然資源管理需求,積極構建“陸??仗臁币粡埦W,建立完善的海洋信息獲取、傳輸、處理分析及應用服務體系,推動海洋觀監測、海洋技術應用和支撐服務能力,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