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9天時間,廣州先后有兩名市民相繼在地鐵站和校園球場上突發心跳驟停,所幸經醫護人員及時使用地鐵站和校園內布設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成功獲救。這意味著,廣州市近年來加快社會急救醫療體系建設已初見成效。據悉,目前廣州市布設的AED設備總數已超過1100臺。根據《廣州市公共場所配置AED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到2025年擬實現全市標志性交通樞紐及景區、大型運動場所、街道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人流密集場所AED配置全面覆蓋。
據廣州市衛生健康委統計,截至今年8月,全市已布設了1028臺AED,主要分布在各級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學校、酒店、救援組織、交通站場(樞紐)、體育場館和景區等人群密集場所。
最近3個月,廣州市紅十字會通過動員社會愛心力量,又在廣州地鐵等公共場所新增布設了110臺AED。也就是說,目前全市在公共場所布設的AED總量已經超過1100臺。其中,廣州地鐵已實現AED設備全面覆蓋地鐵線網各站點。
數據顯示,廣州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布設AED的進度正在加快。單是廣州市紅十字會聯合社會公益組織和愛心企業所推進布設的AED數量,就從去年底的60臺,迅速增加到目前的260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