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江水利委員會水文水資源局聯合廣西壯族自治區水文中心、廣東省水文局在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至高要干流河段以及區間的重要支流上,首次開展2023年珠江流域超標洪水水文應急監測演練。海南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應邀現場觀摩本次演練。
此次演練背景模擬西江流域出現持續性強降雨,西江中下游河段出現超標洪水,西江干流封開段堤防部分坍塌,出現潰口。珠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根據應急響應工作規程,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Ⅰ級應急響應并對當前的水旱災害防御工作作出部署,要求流域各水文部門密切跟蹤流域汛情、險情,發布重要測站雨水情信息。
演練在廣州設立總指揮部,在桂粵水文站、廣西壯族自治區水文中心、廣東省水文局設立現場指揮部,近200人參加演練,出動專業監測小組16組、應急監測人員176人。演練以西江干流省界桂粵水文站為中心,自上游大藤峽站、梧州站至下游高要站,沿途涉及12處水文站,潰口應急監測斷面位于西江支流賀江河口下游河段。
本次演練緊貼實戰,除區間內12處水文站參與,還在賀江口、西江干流賀江口上下游設置了3處臨時應急監測斷面和1處雨量監測點,模擬了潰口、水位、雨情、流量應急監測和潰口水質、地形監測等6類場景,設置了8個演練項目,涵蓋了水文應急監測的全過程和全部外業作業項目,全面檢閱了流域水文應急監測的聯動配合和實戰能力。
與此同時,本次演練共投入水文測船6艘,應急車輛9輛,無人機(船)、便攜水情監測儀、雷達測流系統等各類水文水質應急監測設備60余臺(套),測得潰口及附近地形面積約3.5平方公里,水位、流量、雨量、水質等數據近300組,并通過水文測驗遠程智控及信息智能融合系統進行數據整理加工后同步發送至珠江流域水情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了應急監測情境下水文數據的實時監測、匯集和集中展示。
此次演練聚焦流域統一調度、強化“四預”支撐,進一步檢驗了流域水文部門的協同作戰能力、應急搶險隊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和超標洪水應急監測演練方案的可靠性與有效性,為水文支撐流域防汛救災練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