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廣州消防救援工作發布暨消防救援隊伍十佳衛士代表訪談會。據會上消息,自今年5月起,針對人員密集等3類重點場所8類突出問題,廣州共排查各類單位(場所)21.1萬家,整改隱患11.8萬處,對53家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和32個隱患集中地區實施掛牌整治。改革轉制5年來,廣州消防救援隊伍成功處置16.1萬余起警情,搶救、救助被困人員3.4萬余人。
針對3類重點場所8類突出問題全力消違除患
11月是全國消防宣傳月,今年“11·9”是第32個全國消防日。
“宣傳月期間,全市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消防救援站常態化對外開放,廣大市民朋友可以預約參觀。”廣州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李土恩介紹,廣州還發動消防志愿者走入村社、樓宇等開展消防巡查、消除隱患。“我們也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消防體驗‘四個一’活動,即走一次疏散通道、熟悉一次身邊滅火器材、排查一次家庭火災隱患、參觀一次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學習消防安全常識和自防自救技能。”
從今年5月起,廣州針對易造成群死群傷和重大社會影響的人員密集、敏感特殊、混合生產經營3類重點場所,聚焦違規動火施工、電氣焊、使用保溫材料和易燃可燃裝修等8類突出問題,落實嚴格執法整治、提請政府整治、輿論監督整治等措施,全力消違除患。
李土恩介紹,據統計,全市共排查各類單位(場所)21.1萬家,整改隱患11.8萬處,對53家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和32個隱患集中地區實施掛牌整治。
5年新增消防站39座,升級改造電力線路168千米
廣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政治部主任趙光介紹,5年來,廣州消防救援隊伍圓滿完成了改革、建設、發展各項任務,有力確保廣州連續23年未發生重大以上亡人火災事故。
5年來,全市直管消防救援人員從3683人增加到5033人。隊伍先后有133人次受到市級以上表彰,7個集體、490名個人立功受獎,涌現出“全國119先進個人”等一批重大典型。
如何確保廣州消防安全形勢持續平穩?趙光介紹,除了加強系統規劃,廣州消防提請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廣州市消防站建設的實施意見》,建立“市投區建”加“區投區建”的消防站建設機制,消防站建設全面提速。過去5年,全市新增消防站39座,“十四五”期間規劃新建消防站78座,2657個村居微型消防站穩步升級、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消防安全守護就在身邊。
值得關注的是,聚焦消防安全突出風險隱患,廣州消防緊盯高、低、大、化等高風險領域,扎實開展專業批發市場、城中村、出租屋、電動自行車等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有效改善社會消防安全環境。其中,針對廣州城中村治理難題,消防部門制定城中村消防整治提升技術指引,升級改造重點片區、老舊小區電力線路168千米,重點區域火災起數明顯下降。
加快裝備轉型升級,組建9類22支專業救援隊
5年來,廣州消防實行“中心站”加“衛星站”力量編配模式,科學整編19個中心站,組建高層地下建筑、石油化工、地震、水域救援等9類22支省市級專業隊,打造各區小特勤、小戰保等尖刀隊伍,形成按編成訓練、調派、作戰的力量生成新模式。立足現代化條件下指揮作戰需要,廣州建成消防大數據中心,打造可視化指揮平臺,推廣“碼上救援”接報警技術,優化支隊、大隊、站三級指揮機制,滅火救援指揮決策能力全面提升。
其間,廣州消防加快裝備轉型升級,新增消防車(船)324輛(艘)、器材裝備24萬件套,搭建裝備、作戰、技術、清障、生活、投送、聯勤“六隊一組”戰勤保障架構。全市消防救援隊伍成功處置16.1萬余起警情,搶救、救助被困人員3.4萬余人,圓滿完成系列防風防汛應急救援任務,16次馳援兄弟城市災害事故救援。
改革轉制以來,廣州消防讓消防執法始終在陽光下進行,同時主動融入廣州營商環境6.0改革,出臺支持穩經濟大盤八項措施,設立消防技術服務專線,推行消防行政許可“隨心辦”、公眾聚集場所行政審批“一件事”、消防業務“線下全城通辦”、企業消防安全“菜單式”服務等舉措。其中,實行公眾聚集場所告知承諾制,廣州消防安檢辦理時限壓縮至3個工作日、全國最短,為廣州經濟社會建設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