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守護生命通道·2024”綜合應急演練在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內舉行。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轟隆隆,轟隆隆……”一架紅白藍涂裝的直升機降落在深中通道西人工島停機坪上,隨后兩輛救護車呼嘯而至,將“重傷人員”安置在機艙擔架上。旋即,直升機騰空而起,飛往醫院。
6月13日上午,廣東交通集團會同省交通運輸廳、省應急管理廳、省公安廳、省消防救援總隊,以及深圳和中山市相關部門,在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內聯合舉行“守護生命通道·2024”綜合應急演練。這次演練,既是對深中通道通車前準備工作的一次全面展示,也是對突發事件應對處置能力的一次實戰檢驗。
演練模擬了深中通道在通車狀態下,一輛貨車在隧道內因剎車制動失效,連續碰撞滿載30多人的大客車和多輛小轎車,并引發火災,造成多人受傷被困,兩百多名司乘人員急需疏散轉移的復雜情況。
演練設應急響應、現場處置、恢復與終止3個階段,包括監測預警、信息報告、啟動響應、交通管控、人員疏散、消防應急救援、現場急救、現場清理、安全評估等12個科目。
“各小組注意,現啟動隧道火災一級響應,請根據預案開展行動!”當天10時35分,總指揮一聲令下,項目多方應急聯動機制快速響應,交警與路政在深圳、中山兩側相鄰路段及所轄收費站實施臨時交通管制,并組成第一救援梯隊迅速抵達、封控事故現場、上報相關信息,引導司乘通過中管廊疏散至已交通管制的對向車道,將輕傷人員送往就近醫院治療。
同時,監控中心開啟隧道內噴淋系統、橫向排煙風機,將隧道兩側的智能燈帶轉成紅色警示提醒,智能巡檢機器人通過語音廣播指引人員疏散,并且不斷將現場情況實時傳送回監控中心。
隨即,由路政、消防等組成的第二救援梯隊從深圳側東人工島進入隧道滅火,營救并疏散客車被困人員。緊接著,急救、養護、拯救等組成的第三救援梯隊抵達開展救援,救護車將重傷人員轉運至西人工島,通過直升機、救生艇等送往醫院。突發事件現場救援完畢后,各專業隊伍及時完成事故現場勘驗及路面清理,有序恢復道路通行。歷經約2小時,演練圓滿完成。
深中通道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全長約24公里,是世界級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全長684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最寬的海底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海底沉管隧道最深處位于水下40米,有6公里長縱坡,且無應急車道、無港灣式停車帶、無車行掉頭通道,一旦發生事故,救援難度大、危險系數高、救援技術要求高。
“與建設期應急演練不同,運營期應急演練更突出多維度聯合救援行動,各方出動了消防車、救護車、直升機、救生艇等多種應急救援裝備,除陸地轉運傷員外,還開辟了空中救援和海上救援通道,在極端情況下,可以贏得寶貴的黃金救援時間。”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海陸空立體救援模式的有效配合,極大提升了救援效率。
目前,深中通道監控中心人員已開始24小時值班,路政人員按預定線路有序展開巡查,相關設備、系統正進一步聯調聯試,為項目通車營運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