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新修訂的《廣州市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對廣州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指揮體系、預警預防、應急響應、搶險救災、保障措施、善后處理等工作作了具體要求。同時,《預案》要求,相關部門要及時修訂本級、本部門(單位)相配套的應急預案,并指導督促鎮(街)、村(居)和企事業單位修訂相應預案。
《預案》堅持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最大程度地減少水旱風凍災害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與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
《預案》明確了廣州市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以下簡稱市防總)成員單位及相關部門的職責,
根據險情和災情需要,廣州將成立救災現場指揮部,設在災害影響重災區。現場指揮部的主要職責是執行市委、市政府的決定和市防總的工作部署,及時向市防總報告現場情況及應對情況;迅速了解、掌握情況,分析災害發展趨勢,指導事發地政府研究制定處置方案并組織開展災害防御和搶險救災工作;分配救援任務,組織營救、傷員救治、疏散撤離和妥善安置受災人員;協調事發地政府組織做好治安、交通、衛生防疫、物資等保障工作;查明并及時組織力量消除次生、衍生災害;組織搶修公共設施、接收與分配援助物資;協助事發地政府開展善后處理、災后恢復生產、恢復重建等工作。
關于應急響應啟動時機,《預案》提到,根據氣象、水文等部門發布的預警,綜合分析水旱風凍災害影響程度、范圍和防御能力等因素,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按如下要求啟動應急響應:防汛、防暴雨內澇、防風、防旱、防凍從低到高依次分為四級、三級、二級、一級;當水旱風凍災害態勢變化達到新級別應急響應條件時,應及時調整響應級別。各區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區三防應急預案啟動應急響應。
例如,根據要求,“在過去的3小時,本地降雨量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將持續”時,廣州將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當6:00~8:00和11:00~13:00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生效時,所在區域的中等職業學校、中小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托兒所分別上午和下午停課,都無需等待學校對應主管部門的通知,當學生就讀學校所在區,或者學生居住地所在區發布此預警信號后,學生家長應當指導學生停止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