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洪水逐漸退去,梅州市梅縣區各受災鄉鎮在進行搶險救災的同時,也積極開展災后醫療服務、防疫消殺、飲用水檢測等,保障災區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松源鎮,區衛健局迅速組織區疾控中心專家開展網格化消殺工作,主要對受浸區域進行地毯式全面消殺,有效防范化解洪澇災害相關傳染病發生的風險。
在消殺過程中,工作人員對被積水、淤泥等污染過的區域和易孳生蚊蠅區域仔細噴灑消毒藥水,確保做到全方位,無死角,工作人員還沿街入戶為群眾發放消毒粉,向群眾講解衛生防疫知識,指導群眾做好防護,預防災后發生傳染病等次生危害。
同時,區疾控中心還對受災地區做好飲用水檢測,保障群眾飲用水安全。截至2024年6月20日16時,區衛健局組織對受災鄉鎮進行水質檢測共采集水樣80份。同時,向受災鄉鎮發放了消毒粉112箱和漂白精片28箱,開展消殺面積共計78.34萬平方米。洪澇災害環境下的病媒生物調查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目前,尚未報告有急性傳染性疾病或食源性疾病等病例的發生。
洪澇災害常伴發食物受淹變質、大量畜禽死亡等情況,易造成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引發飲用水及食品污染,洪澇過后也極易發生腸道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為此,疾控中心提醒災區群眾,一定要積極做好災后周圍環境的消殺工作和自身的健康監測。
此外,區衛健局還組織建立患者轉運機制,統一轉運調度,指派粵東醫院安排2組醫療團隊和2輛救護車分別在松源鎮中心衛生院和桃堯鎮中心衛生院駐點,隨時轉運患者,全力做好災區居民醫療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