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組織召開廣東省戰略新興產業專利導航系列成果發布會,以線上直播方式發布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專利成果。
相關報告顯示,我省在5G技術、高端芯片、操作系統等高端技術領域擁有全球領先技術;數字經濟專利數量居全國第二;工業機器人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遠遠超過其他省份。
??新一代信息技術
廣東專利申請量全國領先
互聯網與云計算、大數據服務、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影響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廣州中新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文婷表示,目前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專利申請量增長趨勢相對平穩,中國在2009年后成為了該領域的專利申請主要來源國,其中廣東的表現也尤為突出。“自2010年以來,中國專利申請量626305件,位居世界首位,技術創新和制造能力迅速提高。其中,廣東省的專利申請量在全國領先。”
根據廣州中新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廣東省電子信息行業協會團隊撰寫的《廣東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專利導航研究報告》,廣東省在電子核心產品領域專利布局較多,占比29.3%;在5G技術、高端芯片、操作系統等高端技術領域擁有全球領先技術,廣東已成為中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制造基地、研發基地、出口基地和物流中心。
文婷指出,廣東省電子核心產業分支下的集成電路制造領域只占廣東省電子核心產業總量的0.5%,專利布局數量仍然有限;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利申請更多的是應用場景及智能消費設備相關的專利技術,核心的人工智能系統技術有待進一步加強。
有見及此,她建議,可以主動對接集成電路制造、人工智能系統服務領域的重要申請人,針對性培育高價值專利;對企業重點技術進行高價值專利挖掘和布局。
??數字經濟產業
廣深專利數量省內最多
“廣東省具備潛力與后勁,在云計算和區塊鏈兩個方向較有優勢。”由深圳市威世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撰寫的《廣東省數字經濟產業專利導航分析報告》指出,從專利數量上看,廣東的專利申請量為29415件,居全國第二;廣東省的數字經濟產業企業整體居于國內第一梯隊,僅次于北京。
“廣東省數字經濟專利數量最多的地區是深圳和廣州,兩者遠超其余地區。”深圳市威世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所長何青瓦表示,以華為、騰訊、平安科技、中興、華南理工、中山大學等為代表的省內企業和高校是廣東省主要申請人,亦是廣東省發展數字經濟的中堅力量,“建議高校及研究院提高研發效率,重視專利質量和專利布局策略,并積極尋求與企業的合作,以謀求共贏,共同發展。”
何青瓦也提到,海外巨頭公司在數字經濟領域的上游基礎層和中游技術支撐層具有領先優勢,國內頭部企業因國內廣闊市場而在下游應用層占有發展優勢。“建議廣東省對企業在產業鏈核心節點和技術領域提供更加傾斜性的支持,引導廣東省缺失的區塊鏈上游、中游方面的產業鏈條建設。”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工業機器人是研究熱點
“中國逐漸成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技術創新大國,其中廣東省是創新重地。”由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和廣東省機械行業協會團隊撰寫的《廣東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專利導航分析報告》指出,美國、歐洲、東亞地區是全球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研發的主要國家,專利布局較多。但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專利申請量躍升世界首位,技術創新和制造能力迅速提高。其中廣東省專利申請量在全國領先,深圳、廣州、東莞、佛山是重點創新地區。
“工業機器人是廣東省研究的重點技術領域,專利申請在全國占比達到28%,遠遠超過其他省份。”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部門經理黃正奇也指出,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廣東省以機器人本體、機械手為主,集中在產業下游應用;在產業上游核心器件領域,如減速機、控制器、電機技術等,專利申請占比不足25%,在核心器件的研發上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他建議應加大研發投入,以突破核心專利技術為目標,帶動優勢企業創新發展,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
報告還建議,廣東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要重視創新人才引進及培養,建設人才隊伍;針對不同產業技術發展特點,制定技術創新提升路徑;推動協同創新,加強產學研合作;促進不同創新主體間運營活動,發揮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