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日起,《廣東省版權條例》(下稱《版權條例》)正式施行,是繼2022年3月29日《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條例》之后廣東又一部重要知識產權地方性法規,全國第一部以版權命名的地方性法規,也是全國第一部以推動版權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立法目的的地方性法規。廣東成為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兩個知識產權地方立法的省份。
版權作為知識產權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的基礎資源、創新的重要體現、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已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國際競爭的核心要素。版權工作在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促進文化繁榮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廣東省版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版權條例》的制定出臺,較好地填補了全國版權地方立法空白。
廣東是全國版權大省,版權已成為引領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20年的版權產業增加值為9735.10億元人民幣,占全省GDP的比重達8.7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4個百分點,占全國版權產業增加值的13%。負責人指出,廣東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產業布局不合理、轉化效益不明顯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版權條例》注重增強市場主體的法治預期,著力將版權產業打造成為經濟轉型、文化繁榮、科技創新、社會進步的推進器,全方位護航版權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版權條例》首創以版權命名,分為總則、版權創造與運用、版權保護、版權管理與服務、法律責任、附則,共六章40條?!栋鏅鄺l例》打破傳統立法思路,從體制機制上破題、從強化治理上創新、從推動發展上發力,按照“激勵版權創造、推動版權運用、加強版權保護、強化版權管理、優化版權服務”的思路,嘗試打通全鏈條,著力形成權界清晰、分工合理、責權一致、運轉高效的體制機制。
針對版權鑒定和版權價值評估、版權金融服務、版權新業態發展等多項問題挑戰上,《版權條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對具體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規定。負責人強調,聚焦版權保護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版權條例》將全面保護作為版權工作主基調,把新業態版權、網絡版權保護作為主戰場,全面建立版權侵權投訴舉報處理、版權執法協作、重點作品版權保護預警、重大案件掛牌督辦和版權侵權典型案例發布等制度,不斷提升版權保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