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謀福工程"力爭"十二五"每年新增城鎮就業125萬
踏著新春的腳步,2月12日上午,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廣州市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共同舉辦的2011年“南粵春暖”就業服務月廣州市百場招聘會啟動儀式,正式拉開為期兩個多月、以“關愛農民工,就業送春風”為主題的2011年“南粵春暖”就業服務月廣州市百場招聘會活動序幕。
活動當天,共有近200家企業進場設攤招聘,提供就業崗位5000多個,主要以制造業、商品加工業、社會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物流業等行業為主,吸引了5000多人進場求職,約有1000人與企業達成就業意向。
據了解,這僅僅是廣東省“就業謀福工程”的“開幕式”。就業作為民生之本,“十二五”期間將是我省建設“幸福廣東”的重點工作之一。
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力爭全省每年新增城鎮就業125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60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0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城鄉從業人員總數達6300萬人,一、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比重為 24:36:40。
實施謀發展擴就業計劃,多渠道增加就業容量探索發展綠色經濟中推進綠色就業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處處長魏建文說,怎樣增多“飯碗”將是“十二五”期間我省人社部門的首要任務。因此將全力實施謀發展擴就業計劃,多渠道增加就業容量。
據了解,“就業謀福工程”將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財稅政策、投資政策、金融貨幣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與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與促進就業雙重目標;將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進自主創新和實施“雙轉移”戰略與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結合起來,在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增加智力密集型就業機會,在經濟結構調整中大力發展就業彈性高的中小企業、第三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另外,還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推進綠色就業結合起來,探索在經濟轉型特別是發展綠色經濟中推進綠色就業;將推進產業轉移與加強區域勞務合作緊密結合起來,鼓勵珠三角地區在加快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中加快推進素質就業,引導東西北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企業;將公共投資建設重大項目與增加就業崗位結合起來;將擴大和穩定就業作為各級政府一把手工程,強化政府在促進就業中的重要職責,形成公共財政保障、社會各方面多元化投入的機制。
實施推政策促就業計劃,統籌做好重點群體就業推進南粵高校畢業生“實名制”就業服務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就業謀福工程”還將重點關注重點人群的就業,健全促進各類人群就業的產業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城鄉和區域統籌政策、社會保險政策、就業援助政策以及投入保障政策。
魏建文告訴記者,從今年開始就將實施南粵高校畢業生就業推進行動,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系統建設和推進高校畢業生“實名制”就業服務工作,暢通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小企業和自主創業的就業渠道,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改革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制度,加大對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的援助力度。
另外,實施南粵春暖行動也是“就業謀福工程”的重點之一,在實施南粵春暖行動過程中,我省還將完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政策和制度體系。創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示范縣和全國農村勞動者轉移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示范區,推進農民工“積分制”入戶城鎮。實施南粵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行動,組織實施村居社區“百站示范工程”,確保就業困難人員動態歸零。統籌做好殘疾人、婦女、復員退伍軍人、刑釋解教人員的就業工作。
實施優服務助就業計劃,推進就業服務均等化完善就業失業登記憑證管理制度
為了保障有更多人得到“飯碗”,我省還將完善就業失業登記憑證管理制度,逐步統一城鄉勞動者在就業與失業登記、就業準入資格、就業扶持政策、就業服務待遇和參加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政策和服務。
健全人力資源市場管理法規,培育和發展多層次、多元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服務品牌。全面推進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建立健全省、市、縣(區)、街(鎮)、村(居)五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與服務網絡。加快推進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全省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和統一的業務平臺,實現全省就業失業狀況的動態監測。
實施扶持創業帶就業計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扶持政策
創業能帶動就業,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就業謀福工程”中對創業有更多的優惠政策。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完善和落實扶持創業帶動就業的各項扶持政策,簡化審批手續,嚴格規范收費行為,優化創業環境。加強創業意識教育,健全創業培訓體系,有創業愿望的城鄉勞動者都能通過參加創業培訓提升創業能力。健全省、市、縣三級創業服務體系,搭建創業服務公共平臺,建設創業項目庫,為勞動者創業提供項目信息、政策咨詢、開業指導、融資服務、人力資源服務、跟蹤扶持等。實施創業帶動就業孵化基地建設工程,高規格建設一批創業帶動就業孵化基地和創業示范基地。深入實施創業富民工程,全面推進創業型城市建設,組織開展創業大賽和創業博覽會,培育創業帶頭人。探索通過財政投入、企業資助和社會化運作等方式設立創業帶動就業專項資金。
在魏建文看來,提升勞動者就業能力是他們獲得幸福的最根本保證。
他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快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