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省人民政府](images/logo.png)
![長者專區 長者專區](images/zzzq.png)
"重口味"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粵今年將推廣食用低鈉鹽
目前心腦血管疾病死亡已成廣東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而食鹽攝入過量則是引發廣東人發生高血壓、中風和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昨日(7月19日),筆者從省鹽業協會了解到,廣東將響應《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在全省推廣食用低鈉鹽。
不強制食用低鈉鹽
據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耿慶山介紹,心腦血管疾病死亡是我省居民第一死亡原因,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研究結果顯示,我省人群平均高血壓患病率約為22.5%,其中60%以上的腦卒中和50%的心臟病都與高血壓有關。而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
廣東省公共衛生研究院副院長馬文軍透露,2002年至2012年,全省人均日食鹽攝入量從10.1克下降至9.4克,低于全國水平,但仍然高于全國推薦的6克標準,更遠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5克標準。尤其是廣東農村地區的人均日食鹽攝入量更高達14.5克,一些客家地區由于飲食傳統,也普遍存在過于“重口味”的問題。
今年1月召開的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潘瑞新等提交了《在廣東推廣使用低鈉鹽作為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提案。作為提案主辦部門的省衛生廳,于6月份正式作出答復:我省將推廣食用低鈉鹽。
在昨日召開的廣東省推廣食用低鈉鹽預防控制心血管疾病研討會暨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鹽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繼茂表示,今年我省將會加大低鈉鹽飲食的宣傳力度、廣度和深度,啟動低鈉鹽項目評估,制定低鈉鹽推廣方案。同時,加強市場管理,確保我省低鈉鹽的質量和食用安全,避免商業化盈利等現象的干擾。
省鹽業協會明確表示,預計食用低鈉鹽年銷售將達1萬—2萬噸,爭取達到3萬噸。但是,全面推廣低鈉鹽,并不會影響原有食鹽品種的市場供應,特別是普通碘鹽的市場供應及價格不變。低鈉鹽只是給市民多提供了一種選擇,并不強制食用。
廣東食用低鈉鹽銷量不到1萬噸
據悉,低鈉鹽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使用多年,芬蘭通過減鈉補鉀政策,以及強大的非政府組織與食品行業和餐飲業的良好合作,成功地提高了人群對降低鹽攝入量重要性的整體共識和人群的健康意識并實現國家立法。1997年—2007年間,全國男性和女性的食鹽攝入量都有所下降。
2009年以來,我國在北京、上海等地推廣食用低鈉鹽,低鈉鹽的面市也受到市民的廣泛歡迎。北京的食用低鈉鹽年銷量從2010年的7883噸增加到2011年的1萬噸,占全部小包裝食鹽的16.18%.而廣東小包裝食鹽年銷售40萬噸,食用低鈉鹽年銷量卻還不到1萬噸。今年5月8日,衛生部等15部門聯合下發《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旨在通過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積極做好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保護和增進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