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省人民政府](images/logo.png)
![長者專區 長者專區](images/zzzq.png)
未來5年教育資源將“井噴”
剛過去的10月,最熱的教育新聞,莫過于天河區力爭五年內建設5所以上優質中學,增加優質學位供給。縱觀廣州已發布的10區政府工作報告,民生板塊中,教育的分量頗重。
根據廣州教育全局規劃及各區實際情況,廣州的中心城區名校改擴建初中、高中等舉措頻出,也顯示出廣州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趨勢,緩解中心城區的入學壓力。非中心城區則致力于以集中建設示范性學校和突出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為主,突出中小學配套和規模化辦學為主,吸引人口加快集聚,使居住人口家門口入學,減少中心城區教育壓力。
中心城區
天河新增5所優質中學 白云區勢頭最猛
從目前已發布的10區政府工作報告看,傳統教育強區越秀、天河教育資源豐富,但發展路徑各有不同。
5年來,作為全省首個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的越秀區總共投入教育經費99.94億元,獲評全省首批以信息化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驗區、首批“粵教云”示范應用試驗區和廣州市基礎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試驗區。
下一個5年,越秀區政府工作報告在“提質”方面下工夫。其中提出,將提升“學在越秀”品質,提升區屬示范性高中規模質量,探索建立學生個性化培養機制,構建越秀特色大德育體系。
而天河區則在“提質”之余,還在“增量”上發力。過去5年,天河區已新開辦天河外國語學校新校區等11所中小學以及28所公辦幼兒園,同時實現執信中學天河校區的落戶。
接下來,天河區將優化中小學校布局調整,探索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模式,全面完成中小學校基礎設施三年提升計劃,加快執信中學天河校區等規劃布點學校建設,力爭五年內建設5所以上優質中學,增加優質學位供給。
據透露,天河區將在東部、北部高標準建設5所優質中學,分別是廣州市執信中學天河校區、天河區外國語學校高中部、“廣州中學”(暫定名)、“廣州奧林匹克學校”(暫定名)以及與國內知名大學合作新建完全中學。每所學校占地面積不低于100畝,建筑面積均在8萬平方米以上,學校將統一配套400米跑道的標準運動場、標準游泳池、體育館等功能設施,還有統一的建筑設計風格和園林綠化。
隨著近年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張,以及外來人口的持續涌入,其他各區的教育實力也不斷攀升,其中最為亮眼的是白云區。
盡管白云區政府工作報告中僅提及:將科學規劃教育布局,推動一批高標準公辦學校、幼兒園建設,加快推進部分學校的新建和改造工程,引進一批高端民辦學校,有序推進來穗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實現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今年9月初,廣州市教育部門組織編制的《廣州好教育地圖》正式印發,該地圖顯示,在廣州11個區中,白云區的中小學及幼兒園數量、在校生數量均排在首位。
非中心區
從化新增1.5萬學位 南沙合作辦學顯“國際范”
《關于進一步推動全市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的實施意見(2016-2018年)》明確指出,廣州將擴大公辦優質教育資源輻射作用,推動市屬公辦學校以建設新校區、托管等方式與非中心城區合作辦學。
縱觀本次非中心區(番禺區、花都區、增城區、南沙區、從化區)政府工作報告,“新建”“新增”成為關鍵詞,一大波學校將在非中心區“拔地而起”。
花都區提出,新建、擴建石崗小學、三東小學等15所公辦學校、12間公辦幼兒園,完善秀全中學二期工程建設;增城區提出,完成15所學校建設,增加義務教育階段學位,著力解決荔城、新塘、永寧等重點區域以及來穗人員子女上學難問題;建成黃岡中學增城學校、廣外附中等5所以上國內一流民辦學校,建設4所以上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番禺區則提出建設一批中小學、幼兒園,增加學位供給,改造提升仲元中學,在番禺中學增設九年一貫制學校。
值得關注的是,從化區即將迎來教育板塊的飛躍期,更是提出,創建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辦好家門口學校。針對家長關心的學校、學位問題,均有明確的目標:新建、擴建、改建中小學、幼兒園19所,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學位1.5萬個,創建各類特色學校25所以上。
此外,南沙區于2012年和2014年相繼獲批國家新區和自貿試驗片區,疊加“雙區”戰略發展新優勢,其教育板塊更強調港澳合作模式。南沙區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深化全國基礎教育國際化示范實驗區建設,創新內地與港澳及國際知名高校合作辦學模式,推進粵港澳職業教育培訓、認證等合作,形成全方位的對外教育交流合作體系。
事實上,在中外合作辦學的創新上,南沙已是廣州的重要一環。
2012年,南沙區已掛牌為“全國基礎教育國際化示范區”。根據《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探索內地與港澳及國際知名高校合作辦學模式的進程中,南沙區可獲得在自主招生、課程設置、學位授予等方面給予更大的自主權。
如今,廣外—蘭卡斯特大學、廣州外國語學校、廣州市英東中學等走“國際范”路線的學校均已落戶南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