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省人民政府](images/logo.png)
![長者專區 長者專區](images/zzzq.png)
“南海Ⅰ號”今起重新開館迎客
筆者14日獲悉,經過大半年改造升級后,15日起“南海Ⅰ號”將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試開館迎八方來客。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以“南海I號”宋代古沉船發掘、保護、展示與研究為主題,展現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的世界首個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是國內首家將宋代沉船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向游客開放,高起點打造的動態博物館,是廣東省建設文化大省的重點文化項目之一。
去年11月,根據國家文物局、廣東省文化廳和陽江市政府工作部署,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實施“南海I號”申遺保護展示工程。為確保觀眾安全和文物安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實行閉館改造。閉館期間不對游客開放。
經過大半年改造升級的海絲館內基本陳列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分為揚帆、沉沒、探秘、出水、價值、遺珍、成果七大主題展區,展出“南海I號”數十種珍貴文物,包括充滿異域風情的黃金飾品,樸素典雅的中國陶瓷內,極其罕見的宋代漆器等;展區內的水晶宮向公眾開放“南海I號”發掘現場,游客可近距離地觀看考古學家發掘“南海I號”全過程;通過展廳內聲光電多媒體場景,體驗“南海I號”出帆遠洋,搏擊風浪和貨通萬國的浪漫故事,感受古代海上絲路恢宏燦爛的歷史。
截至2017年7月,“南海I號”發掘保護期間總共出水文物1.4萬余件套、標本2575件、凝結物55噸。出水文物含瓷器1.3萬余件套、金器151件套、銀器124件套、銅器170件、其他類型文物176件。此外還出水銅錢1.7萬余枚以及大量動植物標本、船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