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丹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
朱小丹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
8月25日下午,省長朱小丹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創新重點項目建設投融資模式、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加快發展、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加強行政應訴工作等。
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生活性服務日益增長的需要和對服務品質不斷提高的要求,促進消費結構升級。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生活性服務需要為主線,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消費理念,創新政策支持引導,積極培育新型服務業態和模式,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務業質量和效益。圍繞人民群眾對生活性服務的普遍關注和迫切期待,重點發展居民和家庭服務、健康服務、養老服務、旅游服務、體育服務、文化服務、法律服務、批發零售服務、住宿餐飲服務、教育培訓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推動生活消費方式由生存型、傳統型、物質型向發展型、現代型、服務型轉變,促進和帶動其他生活性服務業領域發展。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實施方案》。
會議強調,加快推進廣東省重點項目建設,要創新投融資模式,由合作金融機構通過市場化手段,募集低成本建設資金,并按照依法依規、獨立決策、風險自擔的原則,依托具備投行業務資質的主體,實現與項目投資主體的直接對接,為廣東省重點項目提供資本金,并跟投跟貸,切實緩解重點項目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要注重資金績效,保障資金安全。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廣東省重點項目建設資金籌措方案。
會議指出,農業龍頭企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力量,在引領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要創新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相關政策體系和保障機制,大力扶持農業龍頭企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集約經營、不斷提質增效。要著力延伸產業鏈,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打造創新鏈,提升農業龍頭企業創新發展能力;筑牢組織鏈,增強農業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能力;優化資金鏈,多渠道增加對農業龍頭企業投入;強化安全鏈,提高農業龍頭企業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完善政府服務鏈,促進農業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力爭到2020年,全省農業龍頭企業總數達到5000家以上。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加快發展的意見》。
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協同推進“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促進全省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將廣東省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強省。要以充分激發制造企業創新活力、發展潛力和轉型動力為主線,以建設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雙創”平臺為抓手,以培育發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的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為重點,大幅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水平,促進全省制造業轉型升級。要加快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平臺建設,培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新模式,提升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水平,加強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支撐體系特別是超高速無線局域網建設,做大做強智能制造產業。要將超高速無線局域網技術作為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基礎支撐的主體技術。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提高廣東省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要緊緊圍繞管理機制綜合設置和管理領域綜合執法的目標,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理、源頭治理、權責一致、協調創新,深入推進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制,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構建城市管理大格局,創新城市治理方式,完善保障機制,推動廣東省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促進城市運行高效有序。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決定經修改后提交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省委常委會議審議。
會議指出,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改進和規范廣東省行政機關行政應訴工作,促進依法行政,制定《廣東省行政應訴工作規定》很有必要。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廣東省行政應訴工作規定》,決定經修改后提交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