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華代表:以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實現新跨越
6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對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完全贊同。他說,今年我國將開啟“十三五”新航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改革,將指引和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新的偉大跨越。
徐少華談了兩點體會:一是要以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二是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動多種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徐少華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重點部署,要求強化創新引領作用,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提高實體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這些部署要求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實踐表明,創新是核心戰略,是民族強盛的根本;創新是優先戰略,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現實推動力。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企業和政府在創新上共同發力。一方面,企業要努力提供優質產品。要強化企業市場主體和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從關注政策優惠向關注供求關系轉變,更好適應市場需求結構變化,努力提供適銷對路的優質產品。另一方面,政府要努力提供優質服務。要推進政府治理創新,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向縱深發展,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
同時,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要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在財稅政策、土地使用、融資服務等方面,公正地進行配置,促進各類企業相輔相成、各展所長,形成共同發展、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