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丹調研產業轉移和產業園區 以積極作為推進“雙轉移”
朱小丹調研產業轉移和產業園區發展情況強調
以更積極作為推進“雙轉移”
?
16日至18日,省長朱小丹率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在河源、汕尾、清遠等市調研產業轉移和產業園區發展情況,研究部署下一步推進“雙轉移”工作,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副省長袁寶成參加調研并主持座談會。
三天來,朱小丹一行先后調研了清遠、河源、汕尾市的8個產業園區和20多個產業項目。清遠市廣清產業園石角片區的61個產業項目中,有74%來自廣州。富強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從廣州花都轉移清遠后,生產經營成本降低了50%.朱小丹指出,要抓緊研究制訂差異化的土地、環保政策,形成促進“雙轉移”的同向牽引力,引導更多的珠三角制造企業通過轉移到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實現降本增效、轉型升級。當了解到河源市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深圳企業轉移過來,朱小丹指出,河源市應積極主動到深圳對接了解待轉移企業的需求,通過興建低租金的標準化廠房等方式,進一步降低深圳企業轉移到河源的成本,幫助這些企業在轉移后能盡快走上平穩健康發展道路。見到比亞迪等一批有實力的深圳企業紛紛來到汕尾投資,朱小丹指出,粵東西北地區一方面要通過引進珠三角的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配套產業,形成產業集聚區;另一方面要將一些傳統優勢產業引入縣域產業園區,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做強做大縣域經濟。
18日下午,朱小丹在汕尾召開調研座談會,聽取河源、汕尾、清遠市政府及相關對口幫扶指揮部主要負責同志的情況匯報。
朱小丹充分肯定各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策部署,通過建立對口幫扶機制,狠抓產業轉移園區擴容提質,使粵東西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能力明顯增強,產業輸出地與輸入地合作機制更加緊密完善,“雙轉移”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朱小丹強調,當前,我省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正處于加快轉型升級、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各市、各部門一要統一思想,切實增強推進“雙轉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產業梯度轉移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規律。深入實施“雙轉移”,是推動我省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是珠三角優化發展與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重要結合點,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各地、各部門要堅持尊重規律、遵循規律、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緊緊抓住產業梯度轉移的重要窗口期,充分利用市場倒逼機制,以更主動的姿態、更務實的舉措、更積極的作為開創“雙轉移”的新局面。二要突出重點,選準引導和推動“雙轉移”的主要著力點。重點向粵東西北轉移珠三角大型骨干企業和特色優勢企業的加工制造環節、增資擴產和轉型升級項目、服務主導產業的配套企業和擁有國際市場份額的加工貿易企業,以產業鏈轉移形成產業集聚區。三要統籌推進,充分發揮“雙轉移”的綜合效益。加快珠三角“騰籠換鳥”,推動中高端產業發展;加快粵東西北產業集聚,形成新增長點;進一步促進企業轉移與轉型相融合;擴大輸入地就業,推動精準扶貧;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加快粵東西北地區“四化”進程;促進產業鏈跨區域對接融合,構建有利于區域協調發展的產業新布局、新體系。四要精準發力,強化“雙轉移”保障機制。抓緊建立轉移企業名錄和項目庫,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健全支持“雙轉移”的配套政策,打造優質高效的“雙轉移”政務服務體系,健全“雙轉移”合作機制,發展就業和職業技能教育培訓體系,創新投融資機制。
朱小丹強調,在推進“雙轉移”的過程中,要堅守底線意識,決不能走不計代價的發展路子,必須做到集約節約用地,保護生態資源,不突破環境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