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軌道上的大灣區”迎利好 到2025年實現大灣區都市圈1小時通勤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市域(郊)鐵路迎來新的發展風口!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了《關于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的意見》,提出重點支持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財力有支撐、客流有基礎、發展有需求的地區規劃建設都市圈市域(郊)鐵路。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還提出擬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
發改委特別提出,建設中技術標準要避免“兩頭化”現象。一方面,要避免把城際鐵路建成高鐵。城際鐵路設計速度宜為160公里—200公里/小時,如按時速350公里標準建設,將使城際鐵路承擔干線通道功能,難以滿足對沿線重要節點的更好覆蓋。另一方面,要避免把城際鐵路建成地鐵。城際鐵路穿越城區路段如果大量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和較小站間距,既大幅增加工程造價,又降低運行效率,難以滿足城際快速出行需求。
市域(郊)鐵路主要布局在經濟發達、人口聚集都市圈內的中心城市,連通城區與郊區及周邊衛星城、微中心等城鎮組團,重點滿足1小時通勤圈快速通達出行需求,平均站間距原則上不小于3公里,線路盡可能串聯5萬人及以上的城鎮組團和重要工業園區、旅游景點等。
國家發改委明確提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里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基本建成。
“這對于整個大灣區經濟、社會、生活的一體化有重要促進作用。”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金山指出,環大灣區城市可以通過交通網絡和整個大灣區核心城市連接,人流、物流等各種要素的流動也都更加方便。
- 廣東去年承辦代表建議增長2/3 持續居省級政府首位 大灣區或將試點“人才”類簽注 2020-04-22
- 疫情防控與工程建設兩手抓 廣東已有264個省重點項目復工 大灣區重點項目吹響復工號角 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