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省人民政府](images/logo.png)
![長者專區 長者專區](images/zzzq.png)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在廣東代表委員、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以新質生產力增強高質量發展“硬實力”
金句摘錄
●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
●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要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會場聲音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廣東代表委員和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供了科學指引。推進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廣東的戰略之舉、長遠之策,要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加速前進,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向著產業科技高峰全力攀登,加快催生新質生產力,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硬實力”。
全國人大代表,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曉暉:
推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全國人大代表,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曉暉說,這為區域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以先進制造業為重要支撐的產業結構指明了方向。
“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讓各類生產要素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到新質生產力領域,是形成競爭新優勢的重中之重。”吳曉暉說,去年江門成為全省第六個工業投資超千億的地級市,工業投資增速達到18.3%,制造業占八成,其中先進制造業增速23.1%。新投產入庫企業拉動作用明顯,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28%。
“我們要支持傳統優勢產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持續提高產品品質、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增加盈利;同時大力培育新興產業,促進整體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吳曉暉說。
她舉例說,江門一方面支持摩托車、家電、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開展技術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全力打造新能源、新一代電子信息兩大千億產業集群,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力爭在低空經濟領域取得突破,搶占發展新賽道。
“我們要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強化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她說,江門將分類施策,堅持重點發展、鞏固提升,培育壯大一批產業鏈,打造廣泛參與、資源共享、精準匹配、緊密協作的產業生態圈。
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
加快打造低空經濟產業生態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
“我們要看長線,堅持長期研發。”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對此深有感觸。他認為,科技發展將加速向前,創業者應該把握創新發展大局,以科技創新應對未來挑戰,找準企業在行業的定位。
在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方面,各界應當如何發力?何小鵬以低空經濟為例說,飛行汽車作為先進智能的交通工具,正成為各國爭相涌入的熱點科創領域,已進入“井噴式”發展期。“我國在陸空兩棲飛行汽車的研發上走在了世界前列,低空經濟的發展前景廣闊。同時,飛行汽車是全新領域,應當加快完善與之對應的產品法規,提升認證效率,滿足當前迫切的市場需求。”他說。
他留意到,近年來我國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面積累了大量先進經驗,飛行汽車產業可以借鑒這些經驗,推進產業高速發展。他建議,開展有關支持飛行汽車產業發展的專項研究,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同時,開展應用探索,設立飛行汽車運營示范區,并組建飛行汽車行業機構,加快產業生態圈建設。此外,加強商業化支持,在產品商業化的前期,統籌一攬子財政工具,支持飛行汽車的推廣應用。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聶竹青:
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廣東推進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清晰的路徑指引,我倍感振奮。”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聶竹青說。
廣東作為經濟大省、制造業大省,擁有豐富的科技創新資源和雄厚的科技創新實力,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上肩負重要使命和重大責任。在聶竹青看來,當前,廣東經濟發展要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引領,加快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用科技改造現有生產力、催生新質生產力,廣東正持續發力。聶竹青對此感觸頗深,他觀察到,以深圳為例,近年來,深圳持續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構建起建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四梁八柱”。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光明科學城、鵬城實驗室、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等一大批高水平創新平臺和載體相繼落地。
他建議,要發揮好深圳與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的作用,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加快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強化政策支撐,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構建更加有利于科研貨物及人員跨境便捷流動的監管體系,提升生產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營造更好的創新生態。統籌布局建設一批國家級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科研平臺,全面發揮科技賦能作用,助力廣東全力攀登產業科技高峰。
基層回響
以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在廣東科技工作者、企業家等各界人士中引發熱烈反響。“產業所需就是科研所向”“企業要大力支持自主創新”……大家備受鼓舞,倍增信心,紛紛表示將立足自身領域,加大創新力度,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產業所需就是科研所向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下稱“南方海洋實驗室”)主任陳大可表示,省實驗室是原始創新源頭,是產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支撐,“以科技加快傳統產業升級,在海洋漁業領域的成效已逐步顯現。”
陳大可介紹,聚焦海洋牧場與健康養殖,南方海洋實驗室突破海水養殖種質資源與種業關鍵技術,建成運行國際一流的海洋水產種質資源庫,聯合企業培育了石斑魚、凡納濱對蝦國家水產新品種6個;自主研發了全國首臺搭載可自主升降折疊網箱的深遠海大型養殖平臺“珠海琴”,解決當前養殖平臺建造成本高、抗風浪能力弱、機械自動化程度低等問題。
“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產業所需就是科研所向。”陳大可介紹,面向國家和產業重大需求,南方海洋實驗室已構建起海水健康養殖關鍵支撐技術體系,構建立體高效海洋生態牧場,布局建設魚、貝、藻立體養殖模式,同時建設海洋牧場監測預警與風險評估系統,為海洋牧場安全生產與管理提供重要支撐,“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促進海洋產業升級”。
加強技術創新培育產業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增強了信心。”優必選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周劍說。
就在2個月前,優必選在香港舉行了歷史上首次由人形機器人敲鑼的上市儀式。“人形機器人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性領域,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通過不斷融入到工業制造和商用服務等應用場景,助力繁榮新興產業生態圈。”周劍說。
在周劍看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離不開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作為支撐。“人形機器人的核心技術是當今世界科技領域前沿的必爭焦點技術,也是未來產業創新體系的切入點之一。”周劍說,今后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為基礎,聚焦于工業制造、商用服務和家庭陪伴在內的三大應用場景,高水平賦能各行各業,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以數字經濟賦能千行百業
如何加快科技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后,廣州探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黃俊強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作為數字經濟企業,我們深受鼓舞,也更加堅定了創新驅動發展的信心。”他說。
黃俊強表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在他看來,及時將科技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行業中尤為重要,這有助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AI大模型的出現讓所有行業都快速進入數據價值深挖的階段。”黃俊強表示,大模型技術作為AI領域具有顛覆性的新技術,在市場營銷領域的應用將會極大提升各個環節的效率,同時大幅縮減市場主體的投入成本。他說,今后將帶領企業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持續將AI大模型技術賦能到智能拓展客戶、智能CRM(客戶關系管理)等環節,打造覆蓋全銷售場景的智能化應用體系,真正以數字經濟賦能千行百業。
- 廣東代表委員聚焦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積極建言獻策 加快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產力向新的質態躍升 2024-03-05
- 廣東團代表醞釀提出議案建議 呼吁制定網絡犯罪防治法 2024-03-05
- 住粵全國政協委員熱議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 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任務獻計出力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