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省人民政府](images/logo.png)
![長者專區 長者專區](images/zzzq.png)
“粵港澳大灣區”連續八年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三地代表委員暢談融合發展新圖景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優勢地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支持香港、澳門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今年,“粵港澳大灣區”連續第八年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這讓來自大灣區的代表委員倍感振奮。大家圍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通關便利水平、促進粵港澳民生融合等領域建言獻策,助推大灣區進一步融合發展。
持續完善大灣區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過去一年,大灣區融合發展提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快流通。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千色花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達昌非常關注大灣區交通建設進展,他建議繼續優化珠江口西岸的機場布局,進一步完善廣東省民用運輸機場布局體系,拓寬大灣區對外聯系通道,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黃達昌表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設世界級機場群。黃達昌表示,進一步補齊粵港澳大灣區西部民航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交通互聯互通,有助于支撐包括江門在內的大灣區城市建設更多國家級平臺,提升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去年以來,隨著“澳車北上”“港車北上”相繼落地實施,港珠澳大橋人氣更足、商貿更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外伶仃營業所主管兼營業員謝堅注意到,港珠澳大橋口岸貨運類別越來越豐富,貨品越來越多。他認為,未來港珠澳大橋仍要充分發揮三地經貿發展新引擎、文化交流新紐帶、居民跨境出行新方式的作用,助力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
“在貨物進出方面,目前有些貨物還無法獲批在港珠澳大橋海上陸路通道運輸。未來要以立法為支撐,理順機制方面的問題,讓三地貨品能更快捷通關,從而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謝堅說。
優化舉措便利三地居民跨境往來
隨著基礎設施“硬聯通”日趨完善,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粵港澳三地居民交往交融全面提速。以今年春節期間為例,內地居民前往港澳共計約252萬人次,港澳居民來內地約249萬人次,大灣區“車暢、人興、財旺”,活力強勁。
“北上南下人流不斷擴大,對口岸通關和跨境交通提出更高要求。”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九龍社團聯會理事長徐莉建議可以創新通關模式,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旅檢形式基礎上,積極探索非接觸式過關技術,通過二維碼、人臉識別等技術進行自動化過關驗證,讓旅客無需重復出示旅行證件,減少指紋身份確認失效或耗時長等問題,優化通關流程,縮短通關時間。
此外,徐莉也建議,粵港兩地政府可以商討恢復深圳戶籍的“一簽多行”政策,并可在評估可行性的基礎上,將“一簽多行”政策逐步有序復制到大灣區其他8個內地城市,未來也可考慮延長持港澳通行證的大灣區內地居民在港停留時間至14天。
作為香港往返內地最快速的陸路跨境交通工具,廣深港高鐵也見證著香港與內地的融合發展。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梅州聯會咨議會主席余鵬春表示,如今越來越多香港市民選擇搭乘高鐵到內地旅游、探親、工作等,但是在內地大部分城市的高鐵站,使用“回鄉證”的香港居民仍需通過人工通道檢查證件才可入閘進站,耗時較長,造成不便。他建議推出相應優化措施,讓香港居民在內地所有省市搭乘高鐵均可使用自動通道查驗證件;同時也可考慮憑指紋、虹膜與臉部識別入閘進站,提升港人在內地出行的便利性。
近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式封關運行。“政策落地實施后可便利澳門居民到深合區工作、居住,大家對此倍感興奮。”全國政協委員李佳鳴深耕橫琴多年,她期待封關運行可以進一步推動深合區發展。李佳鳴表示,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要素流通,對助力琴澳融合發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尤為重要,希望相關部委適時審視相關政策的落地情況,以更開放的態度、更有力的舉措統籌推進粵澳深度合作發展。
- 廣東代表委員聚焦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積極建言獻策 加快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產力向新的質態躍升 2024-03-05
- 廣東團代表醞釀提出議案建議 呼吁制定網絡犯罪防治法 2024-03-05
- 住粵全國政協委員熱議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 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任務獻計出力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