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省人民政府](images/logo.png)
![長者專區(qū) 長者專區(qū)](images/zzzq.png)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通知》解讀
《廣東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已正式印發(fā)施行。現將《通知》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通知》出臺的背景和依據是什么?
2019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國辦發(fā)〔2019〕50號),要求各地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全面加強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廣東省農業(yè)農村廳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起草了文稿,并廣泛征求省直相關部門和各地級以上市農業(yè)農村部門意見后,以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fā)本《通知》。
二、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目標任務是什么?
高質量完成國家下達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至2020年建成2556萬畝高標準農田,至2022年任務量待國家修編后下達,將按照國家下達任務量按時按質完成。到2035年,通過持續(xù)改造提升,全省高標準農田數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不斷夯實糧食安全保障基礎。
三、機構改革后,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機制有何新變化?
機構改革以后,原多個部門分別實施的農田建設管理職能整合歸并到農業(yè)農村部門,由農業(yè)農村部門行使農田建設管理職能。《通知》嚴格落實國家有關決策部署,構建集中統一高效的管理新體制,明確“五個統一”要求,即統一規(guī)劃布局、統一建設標準、統一組織實施、統一驗收評價、統一上圖入庫的要求。
四、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guī)劃布局的重點是什么?
《通知》明確高標準農田建設要以提高糧食產能、保護耕地和提升地力為目標,以糧食生產功能區(qū)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qū)為重點,在耕地資源較豐富、潛力較大的地區(qū)繼續(xù)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省級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省級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中有高標準農田建設需求的地塊,在2021年以前安排建設;已建成高標準農田的地塊,優(yōu)先納入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項目范圍。通過持續(xù)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補齊農田基礎設施短板,保證糧食安全,提高糧食自給率。
五、高標準農田建設在流程上有何新要求?
《通知》明確高標準農田建設應加快項目建設,各地、各有關部門依法依規(guī)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審批“綠色通道”,簡化報批材料和審批流程。項目初步設計經市級審批立項后,要立即啟動投資審核和工程招投標工作。此外,《通知》還明確要求高標項目早開工、早建成,做到當年項目當年實施,并在次年3月底前完工。
六、高標準農田建設對扶持新型經營主體有何要求?
《通知》明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要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主組織實施的農田建設項目,可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方式簡化項目審批流程,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另外,《通知》還明確要求各地要引導農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受益主體,籌資投勞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
七、如何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
《通知》在強調保證高標準農田建設數量的同時,明確要求注重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一是提升建設內涵。堅持以績效為導向,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GB/T30600—2014),實行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配套,重點在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農田輸配電、科技服務等方面加大建設管理力度,有效提升耕地建設內涵。二是提高耕地質量。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開展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等工作,促進耕地資源永續(xù)利用。將土壤改良作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集成推廣調酸控酸等土壤改良技術模式,建立土壤酸化耕地治理示范區(qū),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和耕地質量等級。
八、如何確保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落實到位?
《通知》要求將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置于與建設同等重要地位,切實重視高標準農田管護工作。按照《農田水利條例》有關規(guī)定,按照“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完善建后管護機制,落實管護主體和管護經費。通過引導和撬動社會資金、用好涉農統籌整合資金等多渠道籌集管護資金,保障管護要求落實到位。縣級以上水利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農田水利管護監(jiān)督工作,鄉(xiāng)鎮(zhèn)政府協助做好本行政區(qū)域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運行維護等工作。
九、如何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落實?
一是強化政府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負責的工作機制,堅決落實糧食安全政府責任。農業(yè)農村部門要認真組織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加快工作進度,確保工程質量。發(fā)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水利等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形成合力,協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二是健全高標準農田評價考核機制,層層傳導壓力,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完成情況與建設用地報批、農業(yè)項目安排相掛鉤。
十、如何通過信息化支撐高標準農田建設?
高標準農田項目涉及“十二五”以來個原各主管部門實施的項目,需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全面摸清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數量、質量和管護利用情況。《通知》明確農業(yè)農村、發(fā)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和水利等部門要共同做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上圖入庫工作。省農業(yè)農村廳將建成全省農田建設信息系統,通過信息系統實現“一張圖”管理,對項目進行排重、精準定位和全過程監(jiān)督管理。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通知 2020-05-07